飛箝

  凡度權量能,所以征遠來近。立勢而制事,必先察同異之計,別是非之語,見內外之辭,知有無之術;決安危之計,定親疏之事;然后乃權量之。其有隱括,乃可征、乃可求、乃可用。引鉤鉗之辭,飛而鉗之。鉤鉗之語,其說辭也,乍同乍異。其不可善者:或先征之,而后重累;或先重以累,而后毀之;或以重累為毀;或以毀為重累。其用或積財貨、琦瑋、珠玉、白璧、采邑以事之,或量能立勢以鉤之,或伺候見澗而鉗之,其事用抵墟。

  將欲用之于天下,必度權量能,見天時之盛衰,制地形之廣狹,阻險之難易,人民貨財之多少,諸侯之交孰親孰疏,孰愛孰憎,心意之慮懷,審其意,知其所好惡,乃就說其所重,以飛鉗之辭鉤其所好,以鉗求之。

  用之于人,則量智能、權材力、料氣勢,為之樞機以迎之隨之,以鉗和之,以意宜之,此飛鉗之綴也。

  用于人,則空往而實來,綴而不失,以究其辭。可鉗而縱,可鉗而橫;可引而東,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覆。 雖覆,能復不失其度。

譯文

  只要善于揣度人的智謀,考量人的才干,就能吸引遠近人才。要造成一種聲勢,使事情獲得成功,就得先觀察人們相同和不同之處,區別議論的是與非,了解對內對外的各種進言,掌握其真假,決定事關安危的計謀,確定與誰親近和與誰疏遠。然后再看看這樣做的利弊得失。衡量這些關系時,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地方,就要進行研究,進行探索,使之為我所用。借用引誘使對方說出真情,然后通過恭維來鉗住對手。鉤鉗之語是一種游說辭令,其特點是忽同忽異。對于那些沒法控制的對手,或者先對他們威脅利誘,然后再對他們反復試探;或者先對他們反復試探,然后再摧毀他們;或者在反復考驗中,毀滅對方,或者把摧毀對方作為反復考驗。想要重用某些人時,可先賞賜財物、珠寶、玉石、白璧和封地,以便對他們試探;或者通過衡量其才能創造氣氛,來吸引他們;或者通過尋找機會來控制對方,在這個過程中要運用抵之術。

  要把“飛鉗”之術向天下推行,必須考量人的權謀和才干,觀察天地的盛衰,掌握地形的寬窄和山川險阻的難易,以及人民財富的多少,諸侯間交往中誰與誰親密,誰與誰疏遠,誰與誰友好,誰與誰相惡。要詳細考察對方的愿望和想法,了解他們的好惡,然后針對對方所重視的問題游說他,先用“飛”的方法誘出對方愛好之所在。最后再用“鉗”的方法控制住對方。

  如果把“飛鉗”之術用于他人,就要揣摩對方的智慧和才能,度量對方的實力,估計對方的勢氣,然后以此為突破口與對方周旋,進而爭取以“飛鉗”之術達成妥協,有意識地適應對方。這就是“飛鉗”的秘訣。

  如果把“飛鉗”之術用于外交,可用華美的辭藻套出對方的實情,保持聯系,勿使失誤,以便考究游說的辭令。這樣就可以把握關鍵實現合縱,也可以實現連橫;也可以引而向東,也可以引而向西;可以引而向南,也可以引而向北;可以引而返還,也可以引而復去。雖然如此,還是要小心謹慎,不可喪失其節度。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原文: 凡度權量能,所以征遠來近。立勢而制事,必先察同異之計,別是非之語,見內外之辭,知有無之術;決安危之計,定親...
    慢牛策略閱讀 304評論 0 0
  • 我愛孤獨 孤獨不會讓我流淚 但你會
    沒風的地方閱讀 195評論 0 0
  • “什么狗屁假面派對,一進場連自己的同伴都搞丟了。”晴晴百無聊賴的坐在角落里,一邊埋怨著,一邊不留情的往嘴里塞滿食物...
    十五hua閱讀 627評論 1 2
  • 文/瓦哨 我對那張撞過我頭的床恨不起來 如今只想偷瞄一眼它不銹的樣子 順帶晃晃床前的課桌 桌腿依舊擱不穩當 墊桌的...
    瓦哨閱讀 136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