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我在簡書寫下了自己2017年的第一篇文章——《浩然曠達樂人生|我讀<蘇東坡傳>》,第二天首頁收錄了這篇文章,第三天被編輯推薦至首頁。對于像我這樣一個只能算作粉絲的業余寫作者,在被拒N次后再上首頁,心里的高興勁兒真比中了大獎還高出很多倍。
在高興之余,自己也開始回憶在簡書安家這一年。
-1-我與首頁:
記憶中這應該是我在簡書上首頁的第三篇文章,都是讀書心得。記得第一次上首頁,雖然投稿了但自己還不知道什么是上首頁,納悶怎么突然簡書APP里跳出的點贊和評論比平時多了很多,一看閱讀量也比以往高出不少。現在想來還是很感謝簡書的認可和包容。那時完全不懂排版的我(現在也還在學習),文章里密密麻麻全是字,連一張照片一個分段都沒有,自己看著都覺得很丑。但還是有不少小伙伴耐著性子看完文章并給出了鼓勵。有了這樣的體驗,爭取上首頁就成為每次寫作附帶的一個小目標。
當然更多時候,是在自己滿懷信心投稿后得到的卻是簡書編輯高冷的拒絕。小小的挫敗感會讓人不自覺的去分析被拒絕的原因,去找尋自己和別人的差距。也因為被拒絕的次數太多,所以在偶爾上一下首頁后才會這么的心花怒放、滿心歡喜。
誠然,首頁每天都會推薦大量的文章,某一篇上首頁也不是多了不起,至多是你的文章得到了首頁某位編輯的青睞,你通過了第一關最基礎的認可。像我今年第一篇上首頁的這篇書評,就算被推薦了上首頁,閱讀量依舊非常低,可能文章標題就不太有吸引力,內容也乏善可陳。雖然這篇4000多字的書評我寫得非常認真,但自己都知道這么長篇幅的名人傳記書評,若不是對這位名人非常感興趣,我這樣一篇密密麻麻的個人心得,一般讀起來還是有些索然無味的。
-2- 回憶我在簡書安家的這一年:
2016年2月,因為看了公眾號“剽悍一只貓”的文章而知道簡書,迫不及待的注冊并寫下了在簡書的第一篇文章《重拾歡喜》。如文名,找到簡書,就像找到了個失散多年的好朋友那般高興。在微博微信替代了QQ空間那幾年,我幾乎就停止了用文章思考和表達心緒的習慣,很多時候想表達想分享,卻不知道去哪里。嘗試過不少的寫作平臺,卻怎么也找不到想要的感覺,直到遇見簡書。就如我在簡書上發表的第一篇文章《重拾歡喜》中寫到:
至后,我并沒有馬上開始寫作,先把簡書的每個角落都看看,看看別人都在這里記錄些什么,大家又喜歡關注什么話題什么人。逛了一圈后,發現這里比我喜歡的模樣還要給人驚喜。不同于很多其他的博客平臺,這里的文章質量和專業程度都高出很多,而且大多簡友都是酷愛寫作和閱讀的人。特別是當這種愛好已然在朋友圈里成為小眾、很難找到共鳴后,在簡書里以文會友就成為心靈契合者們珍貴的精神圣地。
何況在這里,有一波優秀且專業的簽約作者,如我自己非常喜歡的@尹沽城、@樂之讀,@彭小六……他們的文章能讓人學到不少東西,無論是思維、知識、信息、寫作技能等,都是可以作為榜樣學習的。
-3-我看寫作:
作為一名業余愛好者,我并不勤于寫作,在簡書的日子很多時候都是在閱讀和學習。在剛剛過去的這一年,我在簡書上發表了33篇文章,7萬多字。有3篇上了首頁。其中在這一年新寫的文章21篇,發表往年的讀書心得12篇。這33篇文章中有2篇游記、2篇隨筆,其他29篇都是讀書總結。收到的點贊尚不足百,粉絲也只有二十幾人,收到打賞246塊,全是來自朋友的鼓勵。
這些微不足道到可以忽略的數字,寫出來,只為給自己記錄。萬丈高樓平地起,不為比肩誰,只想用文字為自己腳下墊上一塊塊磚石,讓自己可以看到更遠的風景。
2017年,在簡書的文字可能依然會以書評為主,“潛心讀好書,認真寫書評”是我對自己的期望。喜歡讀書的我,希望在這一年能更深層次的理解所讀的書,并通過輸出的方式更充分的吸收到書本里的知識,分享給同好們。
-4-繼續前行:
簡書這個平臺真的很棒,成就了很多優秀的寫作愛好者。但我也相信,這里還有一大群和我一樣的人——不求寫出多么華麗的爆款文章,只想表達和記錄內心真實的世界,在寫作中與自己安靜誠實的對話,在閱讀和評價中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探討分享,享受共同樂趣里隱蔽的愉悅。當然,我們依然會給首頁投稿;依然會見賢思齊,向簡書里優秀的作者學習;依然愛簡書,依然認認真真的寫作,不管自己寫下的文字有沒有人欣賞……
在平凡又紛擾的生活中,用這樣的一種方式去心生歡喜……
遇見簡書,重拾歡喜。
2017,繼續在精進之路上愉悅前行。
文 | 悅己者容Grace
潛心讀好書,認真寫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