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在所說的年齡,主要是指身體的年齡,一般人身體的年齡,到18歲就算是成年了??墒切闹堑哪挲g,對于我來說,還遠遠沒有成年。
如果我把人的心智年齡分為五個階段,那么我現在到底屬于哪一個階段?
人的行為其實是由心智來決定的,不管你認不認可,它都會決定你的行為和選擇。
第一階段,我認為是0到6個月。處于這個階段的人的心智水平是處于剛剛身體上脫離母體的階段,但是在心智上,還沒有脫離母體。這個時候人對世界,對別人的認識,處于自己是世界的中心,以自我為中心,特別脆弱,沒有任何行動的能力,也沒有任何自理的能力,更不要說獨立思考,處理復雜的人際關系和夫妻關系和對子女的教育上,都體現在無能無奈和任人擺布的狀態。在成人身上體現為:自己沒有能力單獨做決定,他的生命和生活必須依附于一個人,這個人要么是父母,要么是妻子,要么是單位,要么是某一個親戚朋友,要么是自己的子女。這種人他們最需要的就是安全感,所以他們是必須去找一個依靠,你讓他獨自出來闖一闖,那簡直比登天還難,你讓他獨自去想一件事情做一件事情,并承擔這個事情的責任和后果,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他們首先考慮的安全,沒有依靠沒有安全感,他們永遠活在給構建的心里安全的外殼里面,這個外殼像極了媽媽的子宮,溫暖安全。這種人也沒有愛人的能力,因為他們只是心智上的孩童,還沒有發展處愛人的能力。如果你有機會近距離去觀察某些夫妻,就會發現他們的老公或者老婆就是地地道道的孩童。
這樣的成人普遍都有一個很強勢、勤快、操心的媽媽。很多婆媳矛盾之所以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其根源就是家里丈夫位置的缺失,夾在中間的丈夫永遠表現的像一個孩子,他們不知道他們已經長大成人。雖然他已成家,但是他還需要媽媽無微不至的照顧、做飯、洗衣、做決定。他沒有脫離他的母親,沒有跟他的目前建立平等的關系,在媽媽的心里自己永遠是個孩子不假,但是在自己的心里,自己也永遠是個孩子。當家里的決定權被老媽掌握著,作為外來者的媳婦來說,和婆婆有矛盾在所難免。這些人基本上是不讀書不學習的,因為他沒有主動讀書學習的能力,沉迷于游戲、電視劇或者是流行小說。他們是情緒化的,完全就看自己喜不喜歡。
大多數人是可以掙脫第一階段,到達第二階段。
這一階段的成人,心理年齡處于6個月到10歲以下。他們不再以自我為世界的中心,也不再依附于自己某一個人或者某一個組織,他們依附于自己周邊的人。他們對世界的人是思考的廣度僅限于自己看得的聽到的和自己周圍的人。對于別人,他們可以做到將心比心,也就是大多數人說的同理心,或者叫共情。他們有自己的獨立能力,但是做決定更多的依據是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和周圍人的建議。
我認為大多數人是處于這個階段,他們也知道讀書學習,不再僅限于流行小說、電腦游戲、電視劇。會去讀一些更為復雜的反應人心人性的書,比如《飄》、《基督山伯爵》等等。他們可以較好地處理夫妻關系、婆媳關系,但是對于子女教育問題,他們僅限于自己聽到看到和周圍人的建議。他們認為自己和自己周圍人形成的這個圈子,是世界的中心。想一想熱點新聞網上的那些憤怒,就知道這些人把自己和他看到的,建成一個圈子,認為自己所知道的是最大的事情。這部分人被環境影響是巨大的,不同的環境就會早就不同的人。簡單來說,他們是環境的一部分,也被環境所塑造。
第三個階段。
當一個人做任何的決定的時候,大腦里面有了時間的概念,那么他就跳到了第三個階段。具體年齡我也不知道。他們遇事不看短期效益,而是看長遠的利益。比如這件事情十年后會怎么樣,十年前是什么樣。他們注重的不是自我為中心,也不是以自己的周邊為中心,而是以拉長時間來檢驗一個事情的價值和對錯。也就是說他們是有投資思維和心態的。他們能夠穿透眼前的迷惑,看到未來可能會有的變化,當然做出判斷的依據可能是來自于過去,或者自己的知識。他們一定是愛學習愛進步愛成長的那一群人。他們讀書的層次已經到了歷史哲學這一層次。他們看事情不再以自己喜不喜歡,周圍人喜不喜歡作為依據,而是以從長期來看,這件事情是不是有價值,從長期來看,這件事情是不是可以持續作為依據。我管這一心智的階段叫做中產階級。
第四個階段。
當一個人的心智成長到這個階段的時候,他們對價值的判斷不再以時間作為依據,而是去尋找思考的源頭,我為什么會這樣想,我這樣想的原因是什么,也就是我是怎么思考思考的。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元認知能力嘛。如果一個人經常處于元認知狀態,那么他的思考的深度不是一般的深,對事情的判斷更加的明朗。曾國藩為什么牛逼?就是因為老是把事情剖開八瓣來研究,這樣來研究問題,看問題看人能不準嗎?他們的思維深度,不是看一件事情是否合理,一個規則是否公正,而是是否具有持久性。道德評述在他們眼里已經不值一提,他們更加注重人性,好的東西未必符合人性,那么就不一定會持久,不會持久沒有延展性。如果這件事情不好,但是符合人性,那么就可以持久,既然能持久的東西,一定有更大的價值。他們讀的都是一些思想類的書籍。
第五個階段。
就是自建體系。他所有的思想邏輯,都會自成體系。也就是說她的思想觀點想法之間沒有邏輯漏洞,而且可以互相支持自成體系。他們的思想本身就是世界,他們思想本身就是邏輯,他們的思想本身就是樂趣。他們是自由的,身體、思想、心靈的自由。你去看他說過的話,寫過的文章,做過的事情,大多數情況下不會有邏輯漏洞,而且這種邏輯在我看來,是多么的無懈可擊。
我敬愛的李大爺我認為他是屬于第五個階段的。他在不斷地希望把我拉到第三第四個階段,不斷地告訴我第四個階段種種的好。
我敬愛的孟慶祥大爺應該是屬于第四個階段,他輸出的東西很好很棒,但是還沒有自成體系。
我敬愛的連大爺應該介于第四第五階段之間,但是連大爺的興趣在于把第一階段的第二階段的人變成第三階段,我喜歡看他的東西權當娛樂。
看了十幾期《愛情保衛戰》,我再也看不下去了,我認為那個里面的人都是處于第一階段。
我說的都是錯的,信我你就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