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今天,四嬸和我媽媽抱怨,我的堂弟堂妹集體叛逆,不聽她的話,堂弟沉迷游戲,離家出走。堂妹早戀,一放假就跑去外地見男友,不想回家。
? ? ? ? 其實這事情緣由很簡單:四叔和四嬸長期忙于做生意,沒空管教孩子,常常對兩個孩子實施棍棒教育。堂弟堂妹經常找我訴苦,我對他們的遭遇很同情,但我無法說服叔叔和嬸嬸對他們溫柔點。
? ? ? ? 通過這件事情,我感覺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交流方式真的要采取合適的方法。四叔和四嬸這種“皮蛋炒肉絲”的教育方式,一開始的時候,挺有威懾力。時間長了,孩子的心理出現創傷,會引起強烈的對抗心理。這就像一個彈簧,一開始壓迫的力氣有多大,反彈的力度也就有多大。
? ? ? ? 而我大伯和大伯母則采取另外一種做法,即過分溺愛孩子,對于孩子的要求有求必應。大哥本來是個聰明的孩子,小學時候就表現出對數學的極大興趣,可惜一進網吧后,就把自己對學習的興趣拋在腦后。他常常找大伯大伯母要錢,每次都能得到滿足,網癮變得越來越大,甚至選擇逃課,最終輟學。俗話說“擔米養恩,斗米養仇。”有一次大伯母因為資金周轉不過來,沒能滿足大哥的要求,大哥竟然抄起晾衣桿打了他的媽媽。這事傳出來,家族的人都感到心寒。
? ? ? ? 對于孩子,顯然一味揍打是不行的,一味寵溺也不是個好辦法。那么,“胡蘿卜加大棒”是不是一個好方法呢?我個人認為,還是要看具體情景來分析吧。很想給自己爸媽點個贊,他們對于教育孩子,有一套不錯的方法。小時候,我也一度沉迷網絡,(我家男孩子似乎都有網癮)曾經偷錢去上網。爸媽發現后,很震怒,媽媽抓著我的手,舉著菜刀嚇唬我,說再偷錢,這手不要也罷!爸爸則是氣得摔壞了一張凳子。我當時被嚇壞了,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敢偷錢和上網吧。后來爸爸媽媽用大哥的事情作為反面教材,還告訴我其他沉迷網癮的壞處,和好好學習的好處。從此以后,我努力學習,成為家族第一個大學生,還進了銀行工作,成為親戚眼里的“別人家的孩子。”
? ? ? ? 父母在原則問題上不含糊,而在其他方面的事情,例如生活,學習,工作,戀愛,思想方面的話題,都可以和我無障礙溝通。嗯,這是父親比較健談,興趣愛好廣泛,而且我們彼此坦誠相待,順著對方的話題交流的緣故吧。死黨陳同學都驚訝地說道:“中國七八成家庭里,父母和子女的交流都沒有你爸和你這種流暢的。”
? ? ? ? 比較了父母和叔伯家庭教育方式和兄弟姐妹的成長歷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家庭教育的成敗,對于子孫后代的影響是非常關鍵的。這是我在簡書的第一篇作品,歡迎廣大簡友交流和點評,大家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