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力量來自組織,黨的全面領導、黨的全部工作要靠黨的堅強組織體系去實現”。實現黨在新時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務,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要有新擔當新作為,畢節市金沙縣巖孔街道不斷創新和完善基層黨建工作制度,打破傳統條塊封閉的黨建工作壁壘,探索開展組織聯建強堡壘、機制聯定強主軸、多方聯育強隊伍、資源聯享強治理的“四聯四強”模式,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水平。
? ? 組織聯建強堡壘,“單打獨斗”變“抱團取暖”
? ? 打通街道與部門、高校與農村、企業與社區之間的壁壘,不斷匯聚發展合力。一是與部門共建。全面推行街道社區兼職委員制,由社區黨組織牽頭,與金沙縣農業農村局、工信局、水務局等5家縣直單位結成幫扶共建“對子”,簽訂共建共治共享幫扶協議,制定雙向“需求清單、資源清單、項目清單”三個清單,形成齊抓共管工作格局。二是與高校共建。依托貴州商學院駐村幫扶巖孔街道優勢,與高校黨支部進行聯建,貴州商學院選派的7名學院教師、科研、行政等崗位骨干力量到巖孔街道6個村駐村幫扶,巖孔街道為貴州商學院搭建“理論宣講”“三下鄉”“社會實踐”等平臺,行成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三是與企業共建。以街道黨工委主體,與金沙縣林東醫院結對共建,在組織聯建、醫療救助、社會關懷、產業振興等方面開展交流互助;以社區黨組織為中心,由社區黨組織牽頭,與轄區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簽訂共建協議,延伸黨建鏈條,推動社區治理與企業發展互利共贏、協同共治。
? ? 機制聯定強主軸,“基層末梢”變“治理前哨”
? ? 通過建立健全工作機制,凝聚聯建單位各方力量,推動基層治理重心下移、服務觸角延伸。一是實行街道社區兼職委員制,聘請縣直共建幫扶單位12名黨員干部領導為街道、社區兼職委員,每季度召開1次黨建聯席會議,研究解決社區建設和共建工作中的重要問題,實現“黨建共商、事務共管、難題共解”。二是推行“三報到、三服務”。社區和共建單位根據雙方資源及需求,制定幫扶實事計劃臺賬,明確一個幫扶單位年度完成1件以上實事,落實雙向認領、雙向服務等工作明確時限推進落實。三是聚焦“吹哨報到”機制,社區當好“大管家”,組建城市社區基層黨建服務工作群,對需協調資源力量,街道和社區層面難以解決問題訴求,形成社區黨組織“一方吹哨”,縣直職能部門、“兩新組織”及社會力量三方協同“辦哨”格局,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社區治理。今年以來,依托街道社區共建平臺,共召開黨建聯席會議3次,梳理“需求、資源、項目”清單共30項,制定幫扶實事計劃5個,為民辦實事10余件。
? ? 多方聯育強隊伍,“問題上門”變“干部下沉”
? ? 堅持以解民憂、紓民困、用心用情辦好民生實事為目的,對黨員干部實行統籌管理培育,提升干部能力素質。一是齊上黨課。社區黨員和聯建單位黨員共同上黨課,共同過組織生活,共同開展志愿服務活動,集中學習黨的黨的二十大會議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農村建設、鄉村振興的重要指示精神等,就組織管理模式、組織活動形式、黨員培養方式等黨建工作進行學習探討。今年來,共組織開展2次講黨課聯建活動,參與單位6家,覆蓋黨員干部群眾150余人。二是齊建隊伍。深化基層治理,創新開展“干部聯網格”工作方式,組建由幫扶單位、兩新組織及在職黨員組成的社區應急綜合服務隊4支86人,有效將網格員“人面熟、地情熟、情況熟”與黨員干部“懂法律、懂政策、懂調解”有機結合,大力引導黨員、群眾積極參與鄉村治理,開展環境整治、矛盾糾紛調解、政策宣傳等工作。三是齊抓共管。依托“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治理機制,將黨組織建立在網格上,優化調整社區網格21個,縣“四大班子”領導聯系網格3個,街道領導班子共聯系網格18個,配備網格員21名,將轄區在職黨員“哨兵”融進網格,分級分類協調相關力量推進問題辦理。
? ?資源聯享強治理,“各自為戰”變“協同作戰”
? ?聚焦鄉村治理難題,巖孔街道聚合單位、高校、企業力量,統籌抓好轄區內產業發展、農業生產、為民服務等工作,實現治理聯抓。一是共助經濟發展。共建單位與社區發揮各自資源優勢,通過聯合融資、引進企業、技術培訓等,實現共建單位與社區之間“聯合發展”,促進集體增收。依托共建平臺,巖孔街道云巖社區開發生態停車場2個,為社區集體經濟累積增加12萬元;金白社區在貴州貢茶城規劃273個停車位,組織勞務輸出隊伍,為貢茶城企業提供家政清潔等服務,為東光產業示范園區提供勞動力,帶動社區居民務工40余人。二是共辦民生實事。將為民辦實事作為共建共治共享規定性動作,社區定期走訪調查,了解困難群眾情況,梳理社區發展困難事、群眾煩心事,通過會議研判形成“問題清單”,整合聯建單位、企業力量合力解決,切實將“問題清單”轉化為“實效清單”。今年以來,縣直共建單位、高校、企業共到巖孔街道開展政策理論宣講6場次,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13次,為群眾解決應急供水、農業種植等方面急難愁盼問題10件。三是共促鄉村治理。針對轄區人口多、面積廣、管理復雜的特點,巖孔街道主動謀劃,以黨支部聯建為依托,以治理聯動為抓手,發揮聯建單位在綜治、市場監管、衛生健康、民政等方面作用,明晰街道黨工委、各社區及聯建單位職責,通過組件應急綜合服務隊,引導轄區在職黨員、各類企業、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參與網格管理和服務,各行業力量下沉到每個網格,定期開展走訪巡防,通過“群眾點單、社區派單、黨員接單”,切實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提升基層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