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泰君安在去年的一份報告中曾指出,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經濟放緩所引發的“口紅效應”、加上90、00 后強大的消費能力,未來高素質的全能型藝人在中國將供不應求。國泰君安預計,2020 年,藝人經紀市場的規模有望達到千億級別,未來五年年均增長率將在30%左右。
36氪發現,在近千億規模的藝人經紀市場下,卻有著行業鏈條過長與中間商過多的現象。這直接導致的結果是:
信息不對稱:行業中大量自稱“明星經紀人”的中間人存在,他們通過靠認識經紀人謀利。
行業零散:中介公司數以百計,分布零散,且多以工作室存在,背靠幾家經紀公司。
效率低下: 每家中介公司覆蓋藝人數量不多,且常有重合,由于中間層級較多,導致溝通成本巨大。
以品牌商為例,幾乎沒有一個具有公信力藝人合作渠道與平臺。目前常見的做法為通過熟人、廣告公司或4A公司在其中牽線搭橋,然而這些機構或個人也大都通過層層轉包,最終才抵達藝人的直屬經紀人。這直接導致了品牌方預算激增,溝通成本與效率極其低下;
另一方面,品牌商并不了解哪個藝人與自己的宣發需求最匹配,多數時候只能依靠直覺去選擇當下最熱門藝人,但高熱度藝人不一定符合品牌的調性。
捧絲兒CEO辛佰蓉告訴36氪,整個大文娛領域,演藝人才的互聯網化是最難的,也是最具有商業價值的。從2013年開始,團隊通過構建捧絲兒藝人庫的方式一共搜集了10萬+一手藝人資源。辛佰蓉提及在梳理演藝圈資源的過程中,經歷過最夸張的案例是某藝人層層外包了11層中間商。
通過4年不斷地打磨,面向品牌商與藝人直屬經紀人藝人直約平臺「藝直約」已于上周登陸微信小程序。作為捧絲兒第一個互聯網產品,「藝直約」共上線5000+一線與二線的藝人與其直屬經紀人。在不到一周的時間里,平臺上共發起30+直約,40+咨詢 ,累計超過1個億的意向合作訂單。所有的直約都是通過業口碑傳播,其中不乏如可口可樂等知名品牌商。
辛佰蓉提及,在藝直約上線前,團隊已通過demo版本跑通了商業閉環,比如袁姍姍與TCL合作的618商業大促和迪麗熱巴代言安慕希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藝直約將供求雙方的需求進行了系統梳理并將其標準化,品牌商在約藝人時將填寫一個基礎的需求表,填完之后藝直約的后臺將會對需求表進行識別并做初篩,有效訂單將直接發送給經紀人,無效訂單將被機器人剔除或交由工作人員進行回訪。藝直約目前的商業模式主要以收取交易傭金為主,由于客單價高,平臺公信力一旦建立,潛在流水與利潤不容小覷。
除了通過藝人直約標準化供需雙方需求以外,藝直約的下一個版本還將推出藝人商業指數排行榜,包括:當紅藝人、上升藝人與潛力藝人。
辛佰蓉向36氪透露,指數排行榜的數據來源一方面來自公開渠道信息,如新浪指數、百度指數等;另一方面,則通過行業資源獲得一手內部資訊。通過榜單,品牌商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與預算選擇合適的藝人,經紀人也能通過清楚了解所簽藝人的行業位置并調整策略。
坦率的說「藝直約」的產品及其功能并不復雜,一個成熟的技術團隊甚至可以1~2周之內搭建完成。其真正的壁壘在于過去4年對行業資源的梳理,看似簡單的資源梳理背后是娛樂圈盤根錯雜的關系網與利益糾葛。
捧絲兒藝人庫CEO辛佰蓉專注演藝娛樂行業15年,為中國文化產業時尚促進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品牌聯盟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