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我坐于窗前習字,卻心緒難安,忽擲筆而起:神馬生活,太無生趣!
窗外永遠是另一個世界,惡乎往而不可!
2017年6月6日,高考前夕,兩天雨后,天清氣爽,長空凈云,我們一路向西,閑游去遠。
1
第一站是第一佛驛古豳州。豳(音bin)州驛位于被譽為“公劉故里,詩經之鄉”、“西部佛都”的休閑勝地陜西咸陽彬縣。在咸陽市西北部,地處渭北塬,也被譽為“絲路明珠”。
這是古代絲綢之路出發第一站,由此去甘肅,上內蒙,通達巴基斯坦。景點處窮鄉僻壤,開發不久,沒有看頭。建筑皆高仿西部風格,依山傍水,規模不大,大多商鋪還未出租。山腳下就是原生居民村落,環山而居,戶數甚少。景點不要門票,隨意兜轉,游人少,任性拍照,自然而然。
逛上一圈,餓了就每人吃一碗手搟面,10元一份,口味甚好!
2
第二站去“神湖”侍郎湖。一路向西,兩岸蔥綠,心意盎然。山路十八彎,盤旋而上,狹路相逢,皆是洋槐,原生態的氣息撲面而來。我想若是陰歷四月來,到處一片白色洋槐花開,定是壯觀。
侍郎湖位于彬縣西南部的底店鄉牛北村,距縣城33公里,屬山體滑坡形成的堰塞湖,為彬縣水簾河支流北呼林河的發源地。
從入口下去有一段距離,來回約5公里,我們坐景點服務車進去,每人10元。侍郎湖位于一處偏隅,就像養在深閨的美女,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時值六月,芒夏剛剛過,春華落盡,綠植盛長,陰陰蔥綠,一泓碧水,一下驚艷到我。恰逢游人甚少,我們來得正是時候,可以盡情細致地欣賞她的美。最讓我舒暢的是空氣,出奇清新,沁人肺腑,使人貪婪吮吸,欲罷不能,心中的煩悶隨即一掃而光。
湖里的噴泉,隨著音樂的節奏舞動于天,或妖嬈,或剛勁,或激昂,或陰柔,不失為一大看點。一曲畢,水平山靜,游人尚在回味。俄傾之間,“噗”,一條條小白龍從水底噴薄而出,一飛沖天,蔚為壯美。
沿著湖岸走,清風徐來,雖是六月天,也感覺幾分涼意,讓我想起《小石潭記》里“凄神寒骨,悄愴幽邃”兩句話,這會兒真佩服古人描述之精準。
繞湖轉了一圈,上了一個大的畫船,美美地坐在船尾,靠在欄桿上,披紅紗,沐夏陽,清風拂面,心曠神怡,猶如世外桃源。
俯可視那一湖清碧,波光瀲滟,漣漪輕緩,綿延至遠。仰能見天高氣爽,風輕云淡,青山綠水,飛鳥低回,好一派秀美旖旎的湖山風光,仿佛是到了水墨江南。
遙想那投身凡間化為侍郎湖,造福一方父老鄉親的神仙侍郎官定是俊朗清秀,不然侍郎湖何以這般風骨脫俗?
可惜這樣的湖泊在我的生活里少之又少,我又怎能如此靜守心靈?
3
第三站到被譽為“陜西第一民俗村,中國最美鄉村”的禮泉縣袁家村。村口有精美氣派的門樓,有華國鋒題字的高大石碑。
進入村莊,發現古老的村落正在被商業化運作。老村建筑年代感強烈,見證著村落的盛衰變遷。如今家家戶戶掛牌做起了民宿生意,精心設計的庭院風格各異,頗有關中風情。新擴建的街道一律是仿古特色,有關中小吃街,回民街,書畫街等等。整個村落上下縱橫,交錯相通,人生鼎沸,市列珠璣,一片繁榮、富庶、祥和之景象。我驚訝,一個農村如何能發展到這個程度?
來到村史博物館可以一探究竟。這兒有各個時期的照片、老物件等,人事變遷歷久彌深。那個改變村落命運的人就叫做郭裕祿,和焦裕祿同名不同姓。
袁家村的歷史變遷說明,貧窮可以改變,就看你有沒有勇敢開拓和抓住機遇的一顆堅強之心。
近年來,各個地方都在高仿袁家村的成功模式。結果幾家歡樂多家憂,模仿別人的路數只能是急功近利,短命在所難免。中國只有一個袁家村,袁家村的成功不可復制。經過時間沉淀下來的發展才有張力。
4
一日閑游就在此刻落下帷幕,我的心充盈了一些,卻依舊心事重重。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特別輕松自在,但我是無暇顧及了,還得回到自己的圈子繼續過窗內的生活。正經八百的做事,朝五晚九的勞碌。這就是我的悲哀,也是我的本分,于中年人的宿命。
大概人與生俱來就有難以拋卻的孤獨吧!我注定一生孤獨走我的路!所以,閑游只算做是開了窗戶透了口氣而已。
窗外永遠有另外多個江湖。而我的世界現在只有一個,不管愛與不愛都得混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