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能量的一點感觸

圖片發自簡書App

周六上午,廣州暴雨傾盆,雨水打在大巴上,嘎嘣脆直響。盯著窗外車水馬龍,突然想起寫作第一天書友群里討論了一番的正負能量說。無論中外,宗教和神話中正與負的斗爭延綿古今。即便從政治正確性上來說,負的結局以失敗告終居多,但它好像不會絕亡,一直存在著。每一天,甚至每一刻鐘,都能在自己的體內感受到,無視、壓制或者放縱它,似乎仍然會被它的力量牽制,越貶抑越覺得它在壯大,而內心卻在掏空。它那么頑強地存活著,到底有何意義?那些讓自己痛苦的經歷發生的意義到底是什么?難道真的像某種因果論所說:這是之前的因在此刻種出的果,這些無中生有的痛苦,是當下的自己所要償還的債嗎?

耐不住打了個哈欠,甩了甩腦袋,暫且放下吧。

說說這個周末臨近結束時,生發出的幾件讓我歡心的小確幸之事,它們像幾躲漣漪,一點一點在體內管道綻放蔓延,敲開了此前一些阻塞的思緒。

第一件:不經意間赴成了一個拖欠了很久的邀約。此前幾次,由于臨時各種情況總不成行,使得發起人和我都有些興味索然,似乎敗了興頭。沒想到這周本是大家為了和導師共賀教師節,恰恰促成了赴約,而且相處得甚是愉快。現在想來,那時若成行,心境卻也不同,未必有這次的效果。

第二件:不報希望之下,竟得到了這段時期我想看的所有書籍。珠江新城的廣州圖書館經常讓我撲空,每回像把自己裝進了沙丁魚罐頭,跨越三個行政區爬出珠江新城站時,都感覺耗掉了三分之一的精力,好不容易根據檢索顯示找到了在館藏書所在的書架,那本書卻總是失去蹤影。比如《成為完整而性感的女人》一書,特意尋了三次也未果。這周赴約完尚有充足時間,便順帶去那里逛逛其他,慣性地走到那幾個書架邊,陸續見到這些總不照面的書正安靜地立在那兒,驚喜!失落的心情一掃而空,第一次滿載而歸!

圖片發自簡書App

第三件:偶遇喜歡的美食。一直對抹茶感興趣,曾在香港匆匆經過一家抹茶主題店,買了罐抹茶粉回家自己研究,可惜還沒有任何其他經驗,少了對比的碰撞,沒法有更新更深入的感受。總想著多體驗體驗別人家做的,搜索過幾家比較有名的抹茶店,奈何對市區內的小街小巷不甚熟悉,我這種有些路盲的人一想到在市區里亂躥,怕品茶的心情早已耗盡。

從廣圖到地鐵站的路有好幾條,偏偏今天選了這條路,正為得到了渴望已久的書籍高興著,竟又發現一家抹茶專賣店赫然入目!索性停了腳步,鉆進去覓食。

圖片發自簡書App

吃著心念已久的美食,看著盼望多時的書籍,這幸福來得那么猝不及防,又驚喜不斷。

這幸福那么平凡,卻生機勃勃,我一路都笑意連連,即便擠在讓我頭皮發麻的“沙丁魚罐頭”里時,似乎也并不覺得難受。反倒安下心來,剛好在這段漫長的行程中梳理梳理這段感受。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問了一句自己,如果沒有之前的盼望,限制,落空,還會有這么深的幸福感嗎?

答案當然是,沒有。

正是經歷過求而不得,然后又放下了執著,在此刻實現時,才倍感珍惜,也正因為有了這珍惜的加持,驚喜才有了不同以往的味道。

在彼時是令人不悅的事件,于此時卻成為了成就喜悅所不可或缺的元素。事件未變,對待事件的心態變了,負的似乎也有了正的走向。

如果沒有今天的意外結果,還會有這種態度的改變嗎?

我想,會的。

因為,我早已放下了對一定要在某時某刻,通過某種渠道得到它的執著。即便今天我不會得到它,我也會尋求別的方式,在別的時刻得到它。那些因為得不到而引發的失望,焦慮,嘆惜,甚至是引發出的對自己命運不順的不滿,其實它們都是在通過情緒的強力作用,不斷提醒我,我有和這些東西聯結的欲望,我需要通過它們獲得某種認知。

我要做的,是認出并運用這些對我產生沖擊的能量流是何初衷,提醒自己不要輕易忘記和放棄讓自己心動的初衷,而不是被這能量引發的情緒所左右。

又回到了周六上午那個讓我頭疼的話題。或許,能量的正負稱謂,不能等同于好壞,好壞屬于主觀感受,正與負(+與-)或許只是能量不同傳達方式的標記,就像電池的兩級,外層是由+級流經物體抵達-級,但內部卻需要由-級傳向+級,才能構成真正的聯動。我們沒法繞過-級流動環節,否則就驅動不了!只要經由物質來實現目標,不可避免就會有能量的耗損,只是我們更容易陷入實現目標的迫切心情當中,內心較容易接受朝著目標驅動時能量的耗損,而反感抵觸看上去起到阻礙作用的能量耗損。

這些發揮阻礙作用的事物,它的存在是客觀的,似乎一味地陷入反感的情緒,抓著目標又不得,容易引發內斗,加速能量的耗費。或許借機停一停,看一看,不再予以評判或指責,感受感受,改變改變,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