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四年

我們廢了日子,日子終會廢了我們

昨天和一位大學同學聊天,聊到最近的情況時頗有點感慨。

我們畢業至今快4年的時間,當初上大學時的點滴還歷歷在目。感嘆歲月是把殺豬刀,把兩個“殺”成了孩子媽,另外兩個“殺”成了“一朵花”。(希望孩子媽們看到后不要打我)

她的家里條件不是很好,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哥哥姐姐也只是小城市的小人物。畢業半年就被催婚,半年后相親,再半年后結婚,九個月后生子。一切都那么地迅速和順利。

我畢業近一年后來到了上海,當初在老家實在是呆不下去了,一心只想掙脫小城市的枷鎖來到大城市飛翔。她一畢業就在老家的省會城市上班,直到結婚前辭了工作回到了老家去。然后就是懷孕、生子。期間為了生活在老家的輔導機構上過班,自己也辦過輔導機構。昨天,她說老公最近又奔波到上海來了,因為孩子生病自己辭了職,靠老公一個人在老家的工資養活不了一家人。

說真的,我聽后,心里有點難過。

大學四年里其實我們的起點是一樣的,比別人高不了多少,也低不到哪里去。然而,才四年時間,差異就這么慢慢顯現出來了。有時候想想能造成人與人之間差異的最根本原因或許就是思維。

1,思想不獨立,意志不堅定

在她的經歷中,結婚生子有很大一部分來源于家人的看法和壓力。家人說行就行,家人說盡快結婚就盡快結婚,已經看不到她自己的想法了。

從相親認識到結婚懷孕才半年的時間,說實話,當時我特別不能理解她。但別人的終身大事我能說什么呢?她不是小孩子,也是受過高等教育的,有自己獨立的判斷。況且世界上最不劃算的就是對身邊人的感情問題發表意見了,因為有一天他們如果和好了,你就成了他們共同的敵人了。吃力不討好。

2,太著急,急的丟了身價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這是陳奕迅的一句歌詞。這句話通常情況下是對的。所以,才有長輩告誡晚輩,談戀愛的時候不要讓對方太容易得到,否則他不會珍惜。這個說法堅持的理論是:因為太容易得到,男人沒有付出成本,所以他們不會在乎。似乎有點沉沒成本的意思。我是認同這種觀點的,但不是說只要讓男人付出成本了就能吃牢一輩子,也未必,這跟人的品性也有關系。“因為大多數人的忠誠只是由于沒有放蕩的機會而已?!?/p>

但不管結果如何,不要太著急仍然是必須的。匆匆忙忙就定了親,匆匆忙忙結婚、懷孕,你讓男人一點挫折都沒有經歷過怎么行?

結婚生子后才發現矛盾重重。公公婆婆一點忙也不幫,老公工作不固定更沒什么起色,經濟捉襟見肘.......這直接導致大學減了四年肥都沒用的她現在只有100斤多一點,比大學時候輕了大概30斤。早知今日,當年那么控制嘴巴干嘛?所以結婚之后流的淚都是談戀愛時腦子進的水。

3,對自己沒有規劃

小時候你的理想是什么?

當科學家?醫生?作家?飛行員?

現在你的理想是什么?

當家庭主婦?做家務帶孩子?

理想總歸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但我在我的這位同學身上看不到任何理想的影子了。也是,當生存問題面臨威脅的時候怎么會探索生活呢?但任何的結果都是一點一滴演化來的,年輕不努力,年老必受罪。我們快奔三了,仍然沒有一技之長、仍然沒有走上基層管理崗,甚至連像樣的工作經驗都沒有,以后你拿什么再去拼?我相信每個公司都有中年人還在做基礎崗位的,你也想這樣嗎?反正我不想。

?

祝好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