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釆父母大講堂廣州推廣中心》
資料搜集及整理:家宜
(部分資料來自網絡)
每個媽媽都是愛孩子的,可是在孩子的眼里,你是不是一個好媽媽呢?
一起來看看什么樣的媽媽不受孩子“歡迎”吧!
脾氣太暴躁
媽媽經常發脾氣,會讓孩子無所適從,性格扭曲。因為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他不能明白媽媽為何生氣。
有些媽媽明明惹她生氣的不是孩子,也經常把孩子當出氣筒。
這種情況下,孩子會產生自責的心理,他會認為媽媽不高興都是他引起的。
長此以往,孩子長大后會自卑、膽怯,不能樂觀地面對一切。
偏心
一項美國的研究顯示,如果孩子常常感到媽媽偏心~ 對一個孩子好過另外一個孩子,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引發兒童、青少年乃至成年期出現行為問題。
即使孩子長大后離家生活多年,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影響依然存在。
而且,無論是受到偏愛的孩子,還是被冷落的孩子,還是旁觀的孩子,只要覺察到媽媽的偏心,都會受到損害。
被冷落的孩子會對媽媽或者受寵的孩子怨恨,受寵的孩子則招致兄弟姐妹的憎惡。
枯燥無味什么都不會
孩子愛唱歌、跳舞、畫畫、剪紙、捏泥巴,可是媽媽都不會。
孩子很喜歡媽媽在下班回家后,能陪他一起玩,或者回答那些“稀奇古怪”的問題,可是媽媽卻用一句話來拒絕"小孩子的話為什么這么多?"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很強,如果媽媽一問三不知,會使孩子很失望。
頗愛攀比
媽媽總是看到別的孩子出色的一面,有時不明明白白地批評自己的孩子,卻拐彎抹角地說:"人家如何好,你要向別人學...."
聽了這樣的話,孩子總會不服氣,甚至很反感,感到自信心受到打擊。
只愛上網和看電視
有些媽媽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坐在電腦前或電視機前,或者一直手機刷屏。孩子想和她一起玩,她總是推三推四。
其實,媽媽一直與電子產品為伍,不僅會失去許多親子溝通的機會,而且也影響孩子,可能導致孩子不善于和人交流、溝通。
什么都不滿意
媽媽想把孩子塑造成“全能孩子”,鋼琴、舞蹈、美術、英語.....孩子學了不少,但媽媽總認為“你還可以做得更好”, 讓孩子很氣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