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草木是大石山的頭發,大石山的頭發慢慢由綠變黃的時候,大人們都在地里摘秋玉米。
? ? 包著殼的玉米棒子在大人的肩上晃悠晃悠的,一擔一擔被倒在堂屋里,小半天,堂屋的玉米就堆成了山。把玉米的苞剝了,用錐子沿著玉米棒子整齊的紋路錐下去,裂開了一條豁口,這時再用手來剝就容易得多了。在門樓的榕樹下,有很多娃崽都端著一個小筐子,裝了滿滿一竹筐的玉米棒子,一邊聊天一邊剝著,榕樹的影子從左邊移到右邊,扛著鋤頭的大人從地里回來的時候,小竹筐里不再是一個一個的玉米棒子,而是只有小半筐的玉米粒,像珍珠一樣密密麻麻疊在一起。夜了要回家,剝禿了的玉米棒芯也要拿回家,干透了可以丟進火塘燒火,也可以拿到屎坑放著,拉屎以后擦屁股。
? ? 等到各家把玉米粒攤在曬坪上晾干的時候,地里的紅薯又該犁了。一塊長長的地里排列著幾條隆起來的土堆,樣子像在平地里擺著幾條僵死的大蛇,蛇頭掛在地頭,蛇尾直抵地的另一頭。黃牛在前頭走,把著犁的阿爸用繩頭一抽牛身,牛屁股后面的犁尖刺進大蛇肉里,土壤嘩嘩地翻騰,像翻開的傷口,可是傷口里卻沒流血,陸續翻出的是一個又一個紅薯。我和阿媽在泥里撿起紅薯,扯斷紅薯藤,我們身邊的籮筐很快就被填滿。
? ? ? 開春埋下的紅薯苗,在這時挖出來的紅薯一般只有老鼠那么大,但是也會有驚喜的發現,一個像小豬崽那么大的紅薯從地里翻出來時,捧著那個沉甸甸的大家伙,你就沒有心思再去扯別的小家伙了,你會喜顛顛地告訴阿爸阿媽,然后看到他們的臉上也開了花。到了第二天,村里的很多人就會問你,你家的紅薯真的有小豬那么大?你就得意地說,是啊。伙伴們就跟著你到家里,那個全村都曉得的紅薯正得意地站在紅薯堆的最高頭,身下插了四根棍子,尾部的根也是特地留下來的。伙伴們看了都稱贊,哎呀,你家地里真的埋了一頭豬呀。
? ? 收完了紅薯,地就像和尚的腦殼一樣禿了。地里沒了莊稼,牛藏在山上的樹叢里,根本沒有心思下山,不用人去看著。放牛的人也不是無事可做,要是山下有磚窯,煙霧騰騰冒起,就可以進到梨過的紅薯地里到處翻找,地里還是會遺留有不少沒被主人收攏回家的紅薯,用心找的話,一會兒就可以找到好幾個,個頭還不小。拿來紅薯,坐在磚窯邊,磚窯上邊有冒著火的地方,石灰石在里面熊熊燃燒,把紅薯放到上面,眼睛盯著,用手翻動,紅薯的表面從少女的臉變成老太婆的臉,皺巴巴的時候,就可以拿起來乘熱剝開皮,那種燙嘴的香甜把深秋的寒氣趕跑到山那邊了。
? ? ? 在沒有磚窯的山腳,烤紅薯也是可以吃得到的,比在磚窯上烤的還要讓人流口水。幾個人,先分頭干活,阿寬到山上找柴火,阿光和阿樹在地里拾紅薯。剩下的就在地里找好一個地方,先用腳一起把那個地方的泥巴踩平踩踏實。先用大一點的土塊在地上砌好一個拱門,拱門是最難砌的,往往兩邊的柱子砌上去以后,要微微向對方彎曲,在互相靠攏時,土塊用的大小重量一不合適,門柱就會塌掉,又得重來。阿果是砌門的高手,門柱頂多塌兩次,一個穩穩當當的拱形門就出現了。接下來,就要在門后邊砌上墻了,一條圓圓的土墻慢慢砌起來,越往上四圍越靠攏,最后就封起頂來了,樣子就像被拿掉了墓碑,然后被掏空了里面泥巴和尸骨的鏤空墳墓,我們把它叫做紅薯窯。把阿寬找來的柴火從拱門塞進去燒,熊熊的火焰從土塊之間的縫隙里伸出來,好像很多條蠢蠢欲動的舌頭。等到把壁上的土塊燒得通紅之后,就不用加柴火了,把紅薯塞進去,然后一起說,“一二三!”,就一起撿起旁邊的泥塊把紅薯窯砸塌,再把那些燒得通紅的土塊砸碎,來埋住紅薯。大伙開始散去,在地里找可以打架的雄蟋蟀,還沒等找到幾只,就一起跑回紅薯窯那里了,找來一根樹枝挖開來,一股粘稠的甜香味立刻裹住鼻子,口水在嘴巴里泛濫起來。這樣的紅薯表皮不會長很多皺紋,也不會焦,剝開皮,紅薯肉的表層烤得金黃金黃的,那一層最好吃不過了。恰巧碰到是黃心或者紫心的紅薯,就更是撞了好運。當然,如果跑來得晚,吃到了半生不熟的那一個,那么那一天里,你的屁股后面就要像放鞭炮一樣放出屁來。在你坐著的時候,屁股又響了一下,別人說,又放毒氣害人了。你盡可以說,響屁不臭,臭屁不響。大家在火堆旁圍成一圈,如果火堆里的那股煙老是往你這邊漫來,把你熏得眼淚吧嗒吧嗒地流,他們又有話說了,你看,還說不臭,不臭,煙怎么會老熏你,煙都覺得臭了。一群人就捂著嘴巴,鼻子里嗚嗚的響。
? ? 天慢慢冷下來了,山上的草又瘦又黃。堆在床下面的紅薯堆在晚上經常有窸窸窣窣的聲音,那是賊溜溜的老鼠在偷吃,不能這樣白白讓老鼠偷去。拾幾個紅薯扔在簸箕里,用刀細細地剁,然后倒在桶里,舀上一瓢糠,加水,把桶里的東西攪拌一下,就可以拿去喂牛,養了一個冬季,牛身上長了膘,在來年開春,干活格外地利索。在地里,產出來的東西有一半功勞要記在牛身上,莊稼人都懂得,對牛好,來年的收成就有指望。
? ? 牛不用放了,娃崽們就更加有了閑空了,可以鉆山洞,可以騎馬到處跑,除了這些還可以抓蟋蟀來斗。從田里裂開的縫中抓來的蟋蟀被裝在竹筒里,鐮刀柄那么粗的竹筒上鏤開了幾條縫,樣子像小籠子,竹筒口用紙團或者玉米棒芯塞住。幾個娃崽約好,斗蟋蟀的時候,一起到榕樹旁邊的田里,用鐮刀挖開一個像鐮刀柄那么大小的小圓洞,再在圓洞的一邊用鐮刀開出一個由小到大、由深到淺的口子,把洞平整得光溜溜的,用一塊小瓦片放到圓洞上方,蓋得嚴嚴實實的,一個人先放一只蟋蟀進去,占住洞穴,另一個人就把他的蟋蟀放在洞口,往里面進攻。守住洞口的蟋蟀看到,立刻掉轉頭朝著洞口,背上的翅膀翻滾起來,發出兇猛的聲音,要進攻的蟋蟀也不甘示弱,也用翅膀摩擦出兇猛的聲音,不一瞬間,兩只蟋蟀就呲牙咧嘴地互相咬起來,這時候把瓦片揭開,殺得興起的兩只蟋蟀絲毫都不在意,仍然糾纏在一起暴露在娃崽們很多道直射下來的目光中,蟋蟀你來我往幾個回合,進攻的那一個被咬斷了腿,灰溜溜地逃出來,贏的那一個追到洞口就停了下來,耀武揚威地朝著逃掉的那個又兇猛地發出聲響。 輸了比賽的蟋蟀要么被主人一腳踩進泥里,要么被丟進雞群里,那些母雞騰騰地跑過來,“咯哆”地一下吃了下去。
? ? 再去找蟋蟀的時候,天氣更冷了,我們就帶上自己的火盆,那些火盆都是拿家里用壞了、穿了底補不了的鐵盆鋁盆,然后在盆的四周穿了電線做成的,里面裝的是從火塘里夾出來的木炭。 手拿著綁在盆上的電線,“呼呼呼呼”地甩了起來,火盆像風扇的扇葉一樣轉了起來,火星四濺。
? ? ? 我們一邊跑著一邊轉著火盆,喘著氣在地頭停下來,坐在田埂上烤著火,掏出口袋里的炒玉米,嘴巴里“嘎嘣嘎嘣”地響起來。看著默默無語的大石山,大石山老了,頭發全都變黃了。
? ? ? ? ? ? ? ? ? ? 2007年7月寫于西安西八里
? ? ? ? ? ? ? ? ? ? 2017年11月改于南寧南湖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