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對知識的強烈的渴求,簡直是到了如饑似渴的地步。似乎閱讀、學習新技術(shù)已經(jīng)逐漸成了自己的剛需!我是如何做到的呢?最重要的是對一個個概念的升級,讓這些概念在電腦里產(chǎn)生溝回,深入理解了這些概念想不提高也難啊。
注意力是最寶貴的財富
一個人能力最重要,提升能力的過程,我們稱之為“成長”,成長是實現(xiàn)財富自由的根本。因此,我們要將注意力用在自己的成長上。你的注意力很少,真的很少,一天下來,能夠集中起來有產(chǎn)出的注意力,弄不好往往只有兩三個小時而已。大多數(shù)注意力可能都用在了湊熱鬧、隨大流、操別人的心去了。
錢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它可以再生;時間也不是最重要的,因為它本質(zhì)上不屬于你。你的注意力才是你擁有的最重要、最寶貴的資源。你的注意力可以自己做主,除非是你自己放棄。必須把最寶貴的注意力全部放在自己的身上、自己的成長上。
什么是堅持
人的大腦有遺忘痛苦的能力。越是痛苦的事情大腦遺忘的越快。當人的大腦發(fā)現(xiàn)做某一件事情是需要“堅持”的,就會給它賦予了太多的痛苦和堅信,你的大腦自然會想方設法幫你抹掉這部分記憶。
在做任何事情開始之前,需要賦予這件事情重大的意義。這個重大意義有兩層意義,一個是關于,如果我不做這件事,會產(chǎn)生什么不良的后果?會變成什么樣子?另外一個層意義是,如果我做好了這件事情,會產(chǎn)生什么積極的影響?對自己造成什么好的影響?或者是成長?因此,以后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就不會想到要堅持,要有毅力,只要給這件事情賦予重大的意義就可以了。
以后,在我的操作系統(tǒng)里,沒有“堅持”這個詞了。
我們是如何錯過的
對于不明白的或者自己以為自己明白的知識點,別人在講的時候,我們會以為這不關我的事兒就不認真聽不去理解;他講的我都明白,寫得太好了,說的太對了,然后不去踐行。
對于一個概念、一些技術(shù)、好的文章,我們總是先“收藏”或者“分享”,然后就再也不去看不去學了。我們就是這樣一次次錯過的,錯過了升級自己的機會!
正確本身的價值
一直以來,自己都理解錯了什么是正確,總是在想辦法證明自己是正確的。比如證明自己的某個想法,某件事是正確的。昨天才知道,正確本身是毫無價值的。你是正確的,然并卵!
當你是正確的,與此同時,別人也都是正確的,那“正確”本身的價值其實并不大。你是錯誤的,別人都是正確的,那倒是很可怕。當你是正確的,可別人都是錯誤的,這時候,“你的正確”才具備很大的價值。通過李笑來老師從正確程度與不被認可程度的坐標圖可以看出:你正確的程度越大,與此同時,不認同你的人越多,這樣的時候,價值才很大。你很正確,但與此同時,所有人都很正確,那么,價值其實可能等于零。所以,當我確認自己是絕對正確的時候,我為什么一定要活得別人的認可呢?
什么是價值觀
昨天確確實實體會到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當人在做某一件事情的時候,如果沒有全神貫注,是不能把這件事情真正做好的。比如,昨天早上在更新“價值觀”概念的時候,周圍環(huán)境嘈雜,靜不下心來。一遍讀完,似乎沒有以前那么大的收獲與震撼力,于是晚上重新讀一遍,這種思想上提升感覺依然讓人很爽。所以,以后在做事情的時候,尤其是利于自己成長的事情的時候,一定要分配足夠的注意力去做這件事。
所謂的成功,無非就是解答題高手做對了選擇題
很多人會把注意力放到如何提高解答題能力上。但是很少有人會刻意打磨自己做選擇題的能力。因為大多數(shù)人沒有養(yǎng)成正確有效的價值觀。所謂的價值觀,最通俗、最有效的定義無非是:
知道什么好,什么更好,什么最好。
因此打磨自己的價值觀,就是要讓自己知道什么好,什么更好,什么最好。知道了什么好,什么更好,什么最好,也就知道了什么差,什么更差,什么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