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睡,很晚那種。
凌晨一點,金金說:媽媽,我想你死了。
我一愣,這句話哪來的?
想,動詞;死了,是過去式。這是一個病句。但四歲的孩子這句話是幾個意思?
我問:為什么啊?為什么想媽媽死了啊?
金金說:就是媽媽死了,我也不知道。
我想她很可能看到什么影視作品說了類似的話,或者是小朋友們借“言辭復(fù)雜而彰顯自己的學識”。
“那,金金知道什么是死了嗎?”
“不知道。”
“死了,就是不見了,金金再也見不到媽媽了。不是出差、不是加班、是那種每一天每一天都見不到媽媽,只能在小時候的照片、視頻里看到媽媽了”
金金沒說話,我摸摸她的小腦袋。
“死了以后,媽媽會去很遠很遠的地方~金金找不到媽媽~看不到媽媽,只能心里想著媽媽了。”
“金金覺得這樣好嗎?”
“不好。”
“一個人死,就會離開所有的人,中國人,就是我們老家的人,都不太喜歡這個死字,覺得不吉利,不好聽,金金以后千萬不要再說這個字了哦~不要再別人面前說這個字好嗎?”
“好的。”
“那好好睡覺吧~親親”
一個小小的溝通。很多地方不到位,我不那讓孩子害怕避諱死亡,也不能讓孩子年幼時隨便拿死亡開口予以談?wù)摚荒茏尯⒆硬痪次匪劳觯次飞Uf到這個話題,還真是有點小吃驚。之前看過的書和文章,此時此刻都難以體會,難以摹狀借用。還是從心而談比較好。
敬畏生命、尊重死亡、理解孩子想法,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