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為什么要參加聚會?希望達到什么樣的效果?(還是僅僅只是圖熱鬧?)
第一:想認識一群追求生活品質,讓生活充滿樂趣的人。(有初步認識,對其中幾個交流多一些)
第二:體驗一下桌游是什么樣的游戲。(沒參加,未完成)
第三:了解大家都是什么行業,什么性質的工作,有什么資源可以互相分享和整合。(了解了部分人,沒全部完成)
第四:感受一下秋水老師牽頭組織的活動是怎么樣的,有什么特別之處。(哲寧說的一句話給我印象很深:聚會就是吃吃喝喝,不需要帶著太大的目的,因我是個很容易很正經的人,我需要學會切換狀態)
2、聚會過程中,給你最深印象的人是誰?為什么?
蔬菜:他第一個和我互動。
冠宇:他和我分享了關于如何應對D,因為我最近受此困擾。
重玄夫妻:帶著7個月的寶寶出來聚會,說明心態多敞開。
3、聚會結束后,你能不能記住所有的人?以及他們的特征?(而不僅僅只是一個名字,只是加了微信。)
蔬菜:92年,房樹人,很青春,有個孕7個月的老婆。
蔬菜老婆:年輕,隨和,安靜。
冠宇:光頭,熱情,與我分享如何應對D特質的人,尤其說:我服軟是因為對方是這樣的人,是因為想要改善我們的關系。
依米:嬌小,細心,一直在照顧寶寶。
重玄:漳州人,以前做銷售,現在是雨滴團隊的新媒體運營。帶了漳州小吃給大家。
重玄妻子:愿意一起來參加老公的活動,帶著可愛活潑的寶寶,我很為他們感動。
風信子:第二次見面,有點眼熟,才知上次Disc一日商學院已見過。從漳州過來,帶著兒子,提前有了。
911:福州工作,來廈門和女朋友聚聚。
小涵:原以為是先生,被群信息誤導,原來是個美麗女孩,龍巖來參加活動。
小英子:住島外。
哲寧:細心,貼心,樂于分享,和我從火車站一直走到文化藝術中心,聊了一路,對于90后的他很好奇,感謝他分享的一切。
4、在聚會中,你有沒有充分并適當地表現出自我?(既不非常沉默,也不會陷入推銷式的狂熱)
挺積極主動,主動去了解每個人,并在合適時呈現自己的職業。但發現有幾點可以改進:
第一:仍習慣找熟悉的人來說,比如依米,冠宇,而去面對陌生人仍有點緊張。下一次從陌生人開始。
第二:去了解別人時,忘記主動先介紹自己。下車直接感知:我是誰,很高興認識你。
第三:每次問別人的時候總擔心別人認為我在調查他的背景一樣。下次問問對方的感覺。
第四:為了避免尷尬會找過渡客體,比如抱著寶寶。下次進門從第一個陌生人開始。
5、聚會后,你會不會寫出總結?(給你收獲最大的三點?如果你來組織聚會,你有哪些啟發?)
收獲:1.第一次帶著秋水老師說的問題去聚會,并有意識的練習,回來再寫寫總結感覺很不同,這是最大的收獲。
2.運用啟發式問題,帶著好奇心去了解別人,感覺到更多的連接。
3.看到自己在人際關系中的模式在重復,看到才能有勇氣突破。
如果我來組織聚會,有什么啟發:
1.當長桌太長時,組織者可以幫忙置換菜的位置,很貼心。
2.吃飯的地點盡量選包廂,圓桌,便于交流。
3.作為組織者,我可以幫助后來者融入群體,比如將他介紹給大家。
4.下次也組織大家玩殺人游戲,找個有經驗的帶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