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筆記整理自蘭雨在知乎live做的題為《做HR的前途》的分享,可用作初識HR及作為考慮成為HR的參考。主要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為分享主體,包括10個主題:
- 人力資源從業者的現狀
- HR 日常都有哪些工作?
- 做 HR 有什么門檻嗎?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和素質?
- 做 HR需要資格證書嗎?
- 哪個行業的 HR 未來發展好、薪資高?
- HR 的收入情況如何?
- HR 的職業發展路徑是怎樣的?
- HR 在公司里地位如何?
- 人力資源行業的發展趨勢
- 新 HR 求職的注意事項
第二部分為問答環節
第一部分
1. 人力資源從業者的現狀
以下資料來自 人力資源分享匯 2016人力資源從業者現狀調查報告
女性占絕大多數。
性別分布.jpg
三大星座.jpg
專員、主管和實習生占比近80%。職位分布呈典型的金字塔型,說明越往上競爭越激烈。
職位分布.jpg
花費時間最多的事是開會,與業務部門、其他職能部門、部門內部等,協調各類事項。
花費時間最多的一件事.jpg
遇到煩心事了怎么辦(占比由高到低):自己憋著、找人傾訴、更新簡歷。
認為財務、行政比較官僚,又不配合態度又差。
最煩的部門.jpg
3成HR想過轉行,其中多數人希望轉任何能賺到錢的職業以及公務員,說明部分HR對現有收入并不滿意,期望更穩定更具社會地位的工作。
最想轉行的職業.jpg
與其他高收入的職業相比(銷售、技術等),這個理想顯然不算太理想。
收入理想.jpg
工作理想.jpg
會讓孩子做HR嗎.jpg
年度表情.jpg
最喜歡閱讀的內容.jpg
最關注的的公司.jpg
以下資料來自 人力資源分享匯 2015人力資源從業者現狀調查報告
近81%的HR從業者是大專及本科學歷,較低和較高學歷占比均少。
學歷狀況.jpg
75后-90后為HR從業主流,即HR從業者的年齡分布主要為25-40歲。
年齡分布.jpg
專業分布.jpg
初級崗位女性居多,男性占比隨職位層級的升高而升高。
層級-性別 分布.jpg
持證現象在HR從業者中并不普遍。
證書持有情況.jpg
僅供參考,實際情況可能有出入。
模塊收入排名.jpg
總體而言,各層級均在不同程度上認識到了HR的重要性。有趣的是,各層級都認為自己非常重視HR且其他層級都沒有自己的重視程度高,即存在非常嚴重的“高估自己、低估別人”的現象。
不同層級認為HR的重要程度.jpg
不同層級互相評價對HR的重視程度.jpg
HR自我評價較低,反映組織對HR的重視可能僅停留在表面。
HR自我評價.jpg
如果有重新選擇的機會,近一半的現有從業者表示不愿意選擇人力資源,說明該職業確實存在一些問題。
是否愿意重新選擇做HR及原因.jpg
2. HR 日常都有哪些工作?
HR具體工作取決于具體崗位。
-
模塊角度:人力資源六大模塊 - 不同模塊不同工作
人力資源六大模塊.jpg
- 人力資源規劃:根據企業業務發展明確人才需求,盤點現有的人力資源狀況,制定相應的人才獲取、保留、激勵和優化等計劃。一般由經理甚至總監級別的HR完成。
- 招聘與配置:明確招聘需求,編寫或修改職位說明書,尋找合適的招聘渠道,發布職位,篩選職位,電話面試,組織安排用人部門面試,跟進面試結果,談offer,安排入職等。
- 培訓開發:明確培訓需求,開發培訓課程,組織培訓活動,培養企業內部講師,開發外部培訓資源,跟進培訓反饋,提升培訓效果,開發培訓工具,做好整體培訓體系的搭建,甚至建立“企業大學”。
- 勞動關系:組織員工滿意度、敬業度調查等,建立維護員工溝通渠道(內部郵箱、合理化建議渠道等),離職管理,處理勞動爭議等。
- 績效管理:制定績效政策,設計績效指標,組織績效評定,收集績效結果,分析績效分布,提出績效改進意見等。
- 薪酬福利:制定薪酬福利政策,日常薪資的制作和發放(調薪管理等),社保和公積金管理等。
- 企業文化(有些公司會將其并入HR職能):企業文化的凝練、落地、推廣培訓等。
-
“支柱”角度:人力資源三支柱(三大中心) - 不同中心不同工作
人力資源三大支柱.jpg
- 人力資源專家中心(HR COE):確定標準,制定戰略、解決方案、流程等。
- 人力資源合作伙伴(HR BP):HR部門和業務部門溝通的橋梁——業務部門里最懂人力資源的,人力資源部門里最了解業務的:了解業務需求,保證HR制度落地,通過溝通更好地支持業務發展。
- 人力資源服務中心(HR SSC):窗口式服務部門,涉及社保、公積金、考勤、績效、薪酬等。
3. 做 HR 有什么門檻嗎?需要具備哪些能力和素質?
有門檻,且會越來越高。具體而言,分為“硬門檻”和“軟門檻”:
“硬門檻”包括學歷、專業、相關工作經驗(直接經驗、業務經驗、管理經驗等)等。
“軟門檻”包括情商、溝通能力、理解能力、親和力、項目管理能力、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等。
一個合格甚至優秀的HR需要具備的能力包括:
- 良好的專業素質
- 豐富過硬的專業知識
- 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 平衡企業和員工關系的能力
- 熟練掌握勞動法規,平衡原則性和靈活性
- 創新精神
- 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
- 較強的邏輯思考能力
- 較強的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
- 與人交往的能力
- 較好的親和力:善于傾聽和表達
- 尊重他人,以誠相待,較強的同理心,為他人著想
- 有凝聚力,能團結他人
- 待人熱情,有感染力
學習能力,很強的進取心
抗壓能力
數據分析能力 - 透過現象看本質
很強的執行力
管理能力
其他:沉著、耐心等
4. 做 HR需要資格證書嗎?
人力資源相關證書的種類:
- 人力資源管理師
- 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分為4級:人力資源管理員(國家職業資格四級)、助理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職業資格三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職業資格二級)、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職業資格一級)
- 上海的人力資源管理師資質考試非全國統考。
- 該證書有一定作用,但不大。
- 注冊企業培訓師
- 注冊人力資源管理師
- 人力資源測評師
后三種證書已被取消,沒有報考的意義。
5. 哪個行業的 HR 未來發展好、薪資高?
三個評判標準:
- 哪個行業代表了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代表未來?
- 哪個行業屬于智力密集型,即人在哪個行業中屬于重要資源?
- 哪個行業離錢最近、掙錢最多、員工的薪資普遍都高?
金融、房地產、IT、互聯網、高科技(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機器人、無人機、3D打印)、大醫藥外企等
6. HR 的收入情況如何?
整體不算高,差異大,因有行業和地域差距。
HR年薪呈典型的金字塔式分布:
- 12萬以下
- 12-20萬:工作3-5年之后
- 20萬-30萬
- 30萬-40萬
- 40萬-60萬:一線城市、高收入行業的HR總監、HR VP等
- 60萬-80萬:高級總監、資深總監、VP等
- 80萬-100萬:專家、VP等
- 100萬-300萬:華為、阿里等極少數公司的極少數崗位
7. HR 的職業發展路徑是怎樣的?
越來越多元化,且豐富。
傳統:兩條路線
- 管理路線:助理-專員-主管-經理-總監-VP-CHO(首席人才官)
- 專業路線(某個模塊縱深發展):專員-高級專員-專家-高級專家-COE里的首席專家
現在:更多元
- 轉業務路線:HR BP、運營、產品、項目管理、市場、銷售等。
- 轉乙方:獵頭、咨詢顧問、培訓師等。
- 創業
- 投資行業
- 企業CEO(e.g. 前螞蟻金服的HR負責人)
8. HR 在公司里地位如何?
報告顯示,HR普遍自認地位低下,公司管理層表現出的重視僅停留在口頭。
重要的衡量標準:薪資
跟行業有很重要的關系,e.g. 智力密集型的行業較重視HR。
跟公司領導的重視程度有很大關系。
跟HR大領導的專業度和影響力也有很大的關系。
9. 人力資源行業的發展趨勢
發展歷史:勞動管理-人事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戰略人力資源管理
近10年的中國,HR發展很快;但地位仍難超越核心業務部門,一般處于從屬地位。
資源正逐漸從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向智力密集型產業專業,因此整體而言HR發展前景較好。
10. 新HR求職的注意事項
- 不要過分受小說、電影的影響,把HR的工作想得過于美妙。要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擅長什么、能做什么。
- 扎實HR基礎知識和專業技能。
- 提高情商。
- 最好有人力資源實踐經歷。
- 好好寫簡歷。
- 面試時注重個人形象(衣著、談吐等)。
- 三觀要正。
第二部分:問答環節
HR在什么時候跳槽比較好?
和其他職位區別不大,金三銀四,金九銀十:春節后、九十月份。課本學到的專業知識似乎和實操有出入。
課本學到的專業知識偏理論、偏理想,實操中會有很多灰色地帶,因此需要靈活應對,處理得好壞主要取決于個人能力、工作經驗和技巧等。如何從某一模塊轉向業務(e.g. HR BP)?
在做模塊工作時多關注業務需求、了解業務發展狀況、培養HR BP思維和做事方法。做業務(e.g.運營)和做HR哪個更有前途?
做業務,因為業務直接為公司創造價值。快速了解HR圈子的途徑?
HR專業網站、知乎等。如何去頂尖公司做HR?
扎實的專業知識+豐富的相關經驗。HR如何跨行?
加強對行業的理解。什么樣的公司算是做HR的好平臺?
公司重視HR、HR體系完善、有專業技能和影響力過硬的好HR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