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孩子哪里都好,就是不愛學習?

偉嘉的兒子今年上初二了,是全市最好的中學,說真的,以兒子小學的成績偉嘉當時覺得要上這所學校有些難,盡管在考前做了很多努力,可臨時抱佛腳的努力是根本改變不了結果的,等兒子考完試,看著其他的家長早在一個月前就接到這所中學的通知偉嘉心里真的不是滋味,自己的孩子什么樣自己最清楚,技不如人只有接受現實,偉嘉當時這么想著,甚至做好到二流學校讀書的準備,可陰差陽錯,偉嘉的兒子竟然收到這所中學的通知書,偉嘉驚喜之余也不得不猜想兒子是否有什么自己沒有掌握的本領?

偉嘉的兒子自出生以來,一直就是家里的驕傲,雖說每天并沒有給他什么大補和過多的營養組合,可偉嘉的母親卻能營養搭配,葷素合理的把孫子養的健康強壯,陽光帥氣,這使左鄰右舍的鄰居們欽佩不已,紛紛上門向偉嘉的母親討教如何帶孫子。偉嘉的母親每次和孫子走到一起,總有陌生人不斷關注兒子,或者夸一句:‘“這孩子長的好健康。”偉嘉的母親聽在耳里樂在心里。

兒子雖小卻有大人一般的情商,偉嘉的母親不止一次的說:“這個孩子就不像你們兩個,會說話,和樓下的大人都能說到一起。”這點偉嘉知道,他親眼見到兒子請樓下看車棚的退休大爺給他把自行車送到家里。也看到過自己的兒子在別的小朋友的奶奶回家送奶瓶的間隙自己主動去照顧小朋友的過程。俗話說"三歲看老”或許兒子的未來現在都可以設想的到。

兒子每天在長大,晚上放學也會問偉嘉一些奇怪的問題。兒子在學校訂閱了一些《航空畫報》和《科學小助手》之類的書籍,每次回家問偉嘉的問題偉嘉有時候都不知道怎么回答,面對兒子的求知欲,雖說這些問題不是書本上的問題可偉嘉不能打擊他愛思考的積極性,總是盡可能的回答他的問題。看到兒子現在能思考問題做為家長內心是喜悅的,至少是主動的學習不再是盲目的拿來主義了。

兒子什么都好,就是學習上還需要努力,以現在的成績要想上這所學校的高中是不可能的,再想重現小學升初中那樣的好事有些不現實。為此,偉嘉多次和兒子的班主任溝通,在教師辦公室里,也遇到和他一樣問題的別的家長,很多家長知道偉嘉的兒子后都這么告訴偉嘉:“你那個兒子我覺得多懂事的,會說話,哪里像我兒子還停留在小學生狀態,好操心呀!”面對這樣的夸贊偉嘉只能苦笑,各家有各家的愁,彼此不能互道也。班主任先是肯定了偉嘉兒子的性格優勢然后就列舉兒子在學習方面的問題,偉嘉一一記在心里。

學習是個長期的過程,是良好習慣的最終外化結果。偉嘉回家幫助兒子總結問題和經驗,甚至用《請告訴孩子,不讀書換來一生的卑微和底層》這樣的文章來引導兒子,為此專門和兒子制定了改進措施:

1.把每一次作業當考試進行開始,要求兒子認真完成每一題,爭取作業錯誤率最小。

2.考試之前列個清單,寫下單科的要注意的事項,如:英語:人稱、事態、單復數......反復看,強化記憶。

3.作為家長多鼓勵增強信心,考砸后其實最受折磨的是自己,家長的原諒往往也無法平復對自己馬虎的打擊,所以適當的鼓勵很有用。

4.準備錯題本,非常有用,記下自己做錯的題目,常常復習。

孩子,從現在起,好好學習,

將來的你,

一定會感激現在拼命的自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