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初級的。
自從幾年前不再寫(其實是寫不出)文章(那會兒叫“日志”)以后,就沒怎么再寫過東西。后來從想做產品,到開始從事產品工作,就多次立志要寫文章、寫產品隨筆、寫所謂的“思考”。可是,今天看到XX知名PM的文章,好幾百篇,立志了;明天又看到XX著名大牛說:產品經理,有寫文章的時間,還不如拿去多工作。翻來覆去,一筆未動。
其實就是懶嘛,而且也是中了上面大牛的麻醉毒,仿佛真的拿時間都去做產品工作了一樣。
產品工作,尤其是互聯網產品,我斗膽做個比喻:是思維的編織者。整個產品經理的核心工作,是一個“掌握事實”——“想通”——“輸出”的過程。中間“想通”的部分,是核心能力。你今天想通一件事,明天忘了(好吧可能只有我這樣),白想。
再有,功利一點,你找下份工作,總要拿出成果吧?我們都知道,互聯網生意失敗率那是相當高啊,你學得再多,再努力工作,還是很難逃脫產品死掉的結局。你的成果是一個死掉的產品。
程序員有代碼,可以拿出知識庫清單,會這個會那個。人家的思維成果能用具體的作品展示。產品經理拿出什么來?拿出你想通的東西來。可是這些思維方法都在腦子里,你能拿個腦子出來嗎?難道要現場表演說服老板的十八種技巧?
所以要寫文章,把我們的腦子掏出來。
(寫到這我發現此邏輯適用于任何用腦子的職業,所以就當念了一堆廢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