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每天堅持寫一點東西,真是挺折磨人的,很多時候是逼自己前行,逼自己能否看更多的書,看更多的資料,吸取更多的營養,但好像有時雞湯與激勵也不行了,現在有句時髦的話叫感覺被掏空。
? ? ? 我問過很多同事,累不累,很多人說真的很累,我們這時候都在想,每一天的工作都精疲力盡,加班多,老板今天交代這,明天交代那的,才讓自己這么累。 ??
可是如果讓你去旅游在美妙的環境中走一天,你也很累,但仍是精力滿滿,興高采烈,累,為什么會有不同?
其實當我們全身心投入的時候,我們很少感到疲倦,而是很多意外情況帶來的負面情緒讓我們快速地將我們能量消耗干凈。
想想一天很多時候面臨的是這樣情況:
? ? 項目中的其他人不按時完成工作,導致項目被拖延。
? ? ?合作伙伴提交的結果不達標,需要反復提出修改建議。
? ? ?和同事溝通不在一個頻道上,要聲嘶力竭,不斷溝通
? ? ? 工作結果未得到領導認可,感覺自己做的事情沒有價值。
? ? ? ?面對這些的時候,我們立馬無名之火就燃起,其實這就是我們的應激反應。人最早也是動物,動物的本能就是生存,只是我們目前的狀態,很少為基本的生存所焦慮,但本能還是保留下來了。你可以想象在石器時代,人類先祖在草原上生存,一旦有風吹草動,就需要作反應,或組織進攻,或立刻撤退。不然你就會落入虎口,進入現代社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少遇到生命危險,但當有意外情況發生時,我們就很容易進入熟悉的“應激反應模式。
這時候你的各種身體機能都在內部積極調動,會迅速的消耗你的能量。你就覺得被掏空。
怎么辦?怎么改變?
想了半天,突然蹦出一句話:
有句話說得好,要么讀書要么旅行,靈魂和肉體,總要有一個在路上。
而我,沒有一個在路上。
后面不知道該寫什么了?歡迎大家有空了發表點自己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