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一跳”不一樣的人生一樣的理

作者:心奕心

最近有個游戲在朋友圈里玩瘋了,同事紛紛推薦,我也加入了其中,玩了一場游戲,收獲了許多人生的感悟。

1

人生要勇于邁出第一步,只有經歷過無數次的失敗,才能走向成功。

圖片發自簡書App

游戲剛開始的時候對規則一無所知。勇敢邁出第一步,像極了初出茅廬的人。

經過一次又一次跌倒重來、跌倒重來……最后終于達到了10分。大概數一數,貌似嘗試了至少三十次,心中小有成就感。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好多次險些跌倒,但是距離高手還差十萬八千里呢!

不灰心,繼續再戰。從失敗里逐漸找到了門道。按的時間短了、長了都跳不到方塊上,掌握距離的遠近與按壓時間長短跳到正中心得分最高,連續跳到正中心依次+2、+4、+6、+8分,這是一個需要長期練習的過程。

想到埃里克森教授提出的刻意練習理論,每一項技能的掌握都離不開刻意練習。

每一次的刻意練習都是在總結以前無數次失敗基礎上,確定下一步該如何走,不斷糾偏、不斷實踐,最終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每一次看到別人成功的人生都羨慕不已,但仔細想想,其實成功的人生都是踩著無數次失敗而走出來的。如同,愛迪生發現鎢絲這種材料做燈絲是經過上萬次實驗才成功的。


2

掌握有規律的節奏很重要。

圖片發自簡書App

游戲開始時,手機開的靜音,心里每走一步就開始數數,1、2跳,1、2、3、4跳,……可是自己每次數數時間間隔不一樣,還是錯失了好多步。后面開了聲音,跟著游戲節拍走,加上摸索出的一點小規律,玩到了40分。

漸漸地對節奏的感知越來越強,一不小心玩到了70分。

每一個人都有一個適合自己的節奏,做任何事情遵循這個節奏,才能取得成功。

著名的艾賓浩斯記憶曲線,它反映了人的記憶和遺忘規律,這一規律被無數記憶大師證實。由此,得出一個讓短期記憶變成長期記憶甚至終身記憶的方法。當每次學習一個新知識點,按照20分鐘、8小時、1天、2天、4天、7天、14天、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一年、2年的時間間隔去復習,那么知識就會成為長期記憶。

3

一味埋頭前進反而止步不前,有時需要偷懶取巧。

圖片發自簡書App

玩到了70分,怎么都沒有突破,只是速度變快了,突然老公笑到:“游戲有攻略的。”因為他已經超過我了,于是娓娓道來,以上四個地方停留片刻,會有加分。音樂盒+30、污水管道+5、魔方+10、便利店+15。帶著這份攻略,輕松超過了100分,瞬間超了好多好友。

看來人生除了一味埋頭前進,有時也需要一份攻略。找到某一領域的導師是個不錯的選擇。

這讓我想到了最近線上報班學習的寫作課。得益于湯小小老師對新媒體寫作知識的講解和多年寫作經驗的分享,我從一個新媒體寫作小白迅速入了門。

4

排名只代表過去,要學會清零。

漸漸地好友們的排名都后來居上,我開始奮起直追,但是每一次都是從“0”開始。

不管是幾百的高分還是幾十的低分,開始挑戰都站在了同一起點。

高分不要沾沾自喜,被超越是遲早的事,低分不要妄自菲薄,一切皆有可能。

游戲里學會清零的心態恰恰是對待人生的態度。

大學好像是個分水嶺,按分數將不同的人劃分了幾類。但后來居上的例子還是有的。

比如俞洪敏和馬云。一個本科,一個專科,但是后來的成就大家有目共睹。

人生要學會適當清零。

5

超越的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有了游戲經驗和攻略,就會不由自主地追求高分,想要超過排名榜里的靠前的好友。許多人捉了魔似的瘋狂玩著這個游戲,昨天我以為我的朋友圈里999分算高分了,結果看到有人曬出了2000+分的圖片,我對他們的執著欽佩之至!

但是我不會去想著超越游戲里的第一,對于一個游戲小白來說,那是個可望不可即的目標,倘若那樣我就失去了我玩游戲的初衷。

我只要比昨天的自己進步了就好。一步一步腳印,超越了別人那是意外驚喜。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安排,戒驕戒躁,找到屬于自己的節奏。

游戲如此,人生亦如此。

在這個浮躁的時代,你還想得起你的初心嗎?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