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走著走著就散了
有些事看著看著就淡了
有多少無人能懂的不快樂
就有多少無能為力的不舍
【1】
她是周圍第一個學鋼琴的女孩,童年的我已然有了對美好的追求。每周最愛在花開的院子里聽她彈琴,陽光灑在她長長的睫毛上。指尖流淌出的音符,像是天堂的樂章。我說這首曲子真好聽,她說這首叫《夢中的婚禮》,以后你的婚禮我就彈這曲。12歲的小孩,對婚禮的印象就是潔白的紗裙。于是我總在她的琴聲中想象自己美麗的模樣。她總是捧著我的臉說,你太可愛,我要每天都看到你的笑臉。
她轉學了,去了城里的初中。我們兩周通一次信,她說她的鋼琴考了八級,我說我參加演講比賽得了第一,她說……我說……漸漸地信從兩周變成一個月,從一個月變成兩個月,然后就沒有了,我甚至都不知道她后來就讀于哪所高中。
【2】
與他相熟是在高考后的暑假,其實到現在我們也就只見過一面。他陪伴我走過一個絕望且漫長的夏天。到現在我都能想見他說“今天回家晚了,怕爸媽說,從陽臺爬進去的。”
“今晚的星星特別亮,你快出來看呀!”
“別怕別怕,打雷不就是云放個屁嗎?”
我們去了各自的大學,迎接新生的我忙碌且快樂,忙得好像忘卻了所有煩惱。
他說“我想回家了,真的扛不住了,姑且叫做療傷吧。”
“我做了一個很長很長的夢,夢醒了,于是思想走了,我在黑暗中沉迷、瘋狂。”
他寫下那么多頹廢絕望的文字,好似從前的陽光不是他。我不知道說些什么,想拉他,卻被他抗拒。于是我沉默,于是他沉默,于是我們變成了彼此QQ上不會再亮起的頭像。
【3】
游樂場,一個大男生被兩個小女生拉著滿場飛,我們去玩這個,坐這個!嗯,好。他總是這樣溫柔。他不算帥氣的男生,可是高瘦的很顯眼,他,我,Ann,我們是最穩定的“三角關系”,他是我們的男閨蜜。一起逛街,吃飯,看電影,救場,陪哭,他好像是我們的哆啦a夢。
最奇葩的是某年光棍節我們去看《失戀三十三天》,坐在第一排,看完電影去K歌,深夜在大街上鬼哭狼嚎。
最狼狽的是我第一次喝多了,他把我背下樓,看我在小區走得歪七扭八的耍酒瘋。
最開心的是大學的畢業旅行,我們一起去了廈門。在海邊站成了仙人柱,在鼓浪嶼的小路徜徉,三國殺廝殺到凌晨3點,吹著海風吃著海鮮。
你問我最難過的?
“我們在云落,快來!”
“我今天有事來不了。”
“海底撈開了我們周六去吃吧。”
“周六我親戚結婚。”
“這周Ann生日,老地方!”
“不早說,我要加班。”
后來的某天他說你們活動總不叫我,我很想念我們從前的時光。可等到下次相約,依舊是我不去了。
很多時候友情與愛情一樣,都是相互的,一個人主動久了會累的,一個人總被拒絕,下次就不會再主動了。慢慢的,我們3個人的微信群還在,可再也不會有人說話了。
【4】
“我東西都收拾好了,我走了。”
“嗯,好。”
當門咔嗒鎖上,突然就安靜了。以前從未覺得這房間如此寂靜和空曠,于是我逃到附近的小店,一直坐到打烊,渾然忘記了原有的計劃。
不知從何時,距離就遠了,好似就是一瞬間的事。后來我細想,反省自我,是不是我哪里做的不好?也許是玩笑過火,也許是陪伴太少。也許很多人,原本就是一陣子的過客,可我們卻一廂情愿地當作了一輩子的知心。
有些人想著想著就忘了
有些夢做著做著就行了
才發現從前是我太天真
現實卻那么殘忍
總有新的人再來,即使原來的人多么的不可取代。總有一天失望和傷心匯集成海,終將變成一道屏障,把那些美好又殘忍的過去,都阻隔在外。畢竟生活還要繼續,畢竟屬于你的無論如何都不會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