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短短的一瞬間,紅色染透了一切。這艷麗的色彩溢滿了我和全宇宙” ......不知道那是一個什么樣的瞬間,紅色也一樣不由分說地溢滿了我和全宇宙......
圖片發自簡書App
每年春天的時候,都愿意去莫斯曼的公園里看火焰樹開花,先是在枝頭吐出了一個小小的紅珠,然后慢慢長出來細細的花莖,過了幾天就又分出了枝叉,上面的小紅珠也越來越多,像一顆顆小小的紅櫻桃,最后紅紅的櫻桃一個個綻放變成了朵朵紅花,接下來就義無反顧地渾身上下紅了起來,整個樹沒有一片綠葉,像一團團紅色的火焰漂浮在蔚藍色的天空下,讓人眼前一亮,情緒高昂......我覺得只有這種火焰樹才能像帕慕克那樣對全世界理直氣壯大聲地說:我的名字叫紅.....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喜歡紅色,因為紅是“等閑識得春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的春天,紅是“淡淡微紅色不深,依依偏得似春心”的海棠花,紅是大紅燈籠高高掛的故園風情,紅是《我的名字叫紅》的帕慕克........在火焰樹面前,我也仿佛經歷了這樣的現實幻覺,”我的思想,我面前的事物,我的記憶,我的眼睛,全部,融合在一起,化為恐懼。我分辨不出任何單一顏色,接著,我才明白,所有色彩全變成了紅色。我以為是血的,其實是紅色的墨水;我以為他手上的是墨水,但那才是我飛濺的鮮血”........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中國紅是吉利的象征,而在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鏡頭之下,紅是博愛,是救贖,紅是人類最后的希望和寄托.....我不知道火焰樹是怎么想的,經過千年的歷練把自己長成了一副紅彤彤的模樣,站在哪里默默地凝視著我們,或許火焰樹真正想跟我們說的是:“我不想成為一棵樹本身,而想成為它的意義。”
圖片發自簡書App
我的名字不叫紅,在色彩單調的日子里,我去看一棵渾身上下通紅的火焰樹,或許我也不想成為紅本身,而只想成為它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