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近爸爸媽媽學會發微信了,然后我的手機就開始不消停了,從早到晚差不多平均每天近10條各式各樣的鏈接,有的一看就是為了賺點擊量的噱頭或者謠言,我一般都不看,覺得很無聊。有時上班正忙著冷不丁來一條,還有些抵觸的心理,覺得有點煩。直到我在《人民日報》薦讀板塊里讀到一篇名叫《微信存儲空間不足,你會刪除誰》,而驟然醒悟。
于是我翻閱了一下老人發給我的微信鏈接,簡直就是社會大百科,有秋冬季養生秘訣,有預防感冒的訣竅,有育兒知識經驗,也有世界各地漂亮的圖片,還有好多節日的祝福。翻著翻著不禁眼眶濕潤起來。
60多歲的老人,磕磕碰碰的終于順應了社會的節奏學會了微信這款普及率這么高的新事物,不太會打字,眼睛也開始花了,卻能從這鋪天蓋地數據里篩選出他們認為我最需要的信息。突然覺得父愛與母愛滲透在生活中的的點點滴滴里……或許是一桌你愛吃的飯菜,或許是一句你不以為然的嘮叨。可是所有一切的終點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幸福安康。
我突然發現自己用在父母身上的時間好少,甚至連仔細閱讀他們發來信息的耐心都沒有。卻有時間盯著手機不停的劃拉某寶某東某品會的購物網頁,想到這里,一股悔不當初的情感油然而生。
從今天開始我要每天仔細閱讀他們發來的每個鏈接;從今天開始我遇到有意思的鏈接也會分享給他們;從今天開始我要時不時的問候他們,即使他們并不會熟練的回復信息,也可能發過去的信息他們不會回,但我相信他們一定能夠看得到。從今天開始,晚上抽點時間給爸爸媽媽匯報我的生活,從今天開始每天跟爸爸媽媽說晚安……
從今天開始我要每天給我的父母一點時間……
(爸爸媽媽:你們若是安好,便是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