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九狐姑娘
01
臨近大三上半學期期末,基本上每個人在心里都對自己的未來規劃有點兒數了。或考研,或工作,這也是大多數學生都會在大學里遇到的選擇,所謂人生的第二大路口。有的人在進入大學之前,就已經做好了這個重大的決定,而更多人會在進入大學之后才想清楚以后的路該怎么走。
我屬于后者,不考研。
一直以來我都沒有認為不考研是一件非常丟人的事情,因為人各有志,并不是所有人都擅長和喜歡研究。
直到那一次我們在班里開班會的時候,聽到后排有一位男生小聲的跟他旁邊的一個人說:“那些不考研的人肯定都是學習不好的,特別笨的,而那些學習好的人早就決定考研了,人家根本就不會猶豫。”
聽后我的心里酸酸的,我不明白為什么現在不考研的學生就一定是學生?不明白為什么么學習好的學生就沒有猶豫與徘徊的時候,尤其這還是人生關鍵路口?
馬云沒讀研究生也創建了阿里巴巴,你能說他笨嗎?應該沒人吧。
如果說只有那些笨人才不會去考研究生的話,那么那些考了研究生卻沒有被錄取的,那算是什么呢。算是原本很聰明,然后經過了一年的備考,被折磨成了笨人了嗎?
這個觀點我實在不能贊同。
02
雖說我不考研,但這個決定,我也是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經過深思熟慮之后才想好的,此刻卻被你直接說的一文不值,心中的惱火不言而喻。
我不考研主要原因是因為我不喜歡研究學術,這個也是由性格所致。
我是屬于那種開朗活潑,不安穩型的,如果讓我整天待在實驗室里做研究,每天面對亂七八糟的專業術語,現在一想,頭都能大了。
并且學術的要求也是非常嚴謹細膩的,而我卻是那種大錯誤沒有,小錯誤不斷的那種人。媽媽建議我去讀個研把這個毛病改掉,但是我覺得花兩年的時間去買教訓,花費成本未免太高。
另外一個不考研的原因就是對自己所學的專業沒有興趣。
莎士比亞在《馴悍記》當中提到:“學問必須結合自己的興趣,方才可以得益。”
這也是我上了大學之后學到最重要的一課。
記得剛開始在選大學的時候,因為生活在農村,通訊設備不發達,也根本不懂得去如何去做“選大學”這門功課,再加上身邊并沒有人可以去請教,父母也都不太懂。當時就看到我們那里建筑隊比較吃香,感覺建筑業是一個永不凋零的行業,所以,就果斷的在志愿書上填下了這一個專業。后來到了大學才發現,不管你選的專業是什么,最關鍵的是你要感興趣,如果你不感興趣,填什么都白搭。
大家都說現在沒有幾個大學生出來之后是做對口工作的,其實說來也是,如果一個人對這個專業都提不起興趣,還怎么可能將其作為工作呢。
03
看過大多數此類的文章,作者都會勸他們的讀者說,能考研就盡量考研。我其實也是。
今天晚上有一個和我很要好的朋友發來消息:
“你要考研嗎?”
“不考。”
“我也不想考了。”
“為什么?原來不是打算好了嗎?”
“因為覺得不試試可惜,但是試一試又很浪費時間。”
在這個時候我真的很想勸她放棄考研,可是在最后我還是跟她說要去試一試,并沒有把“放棄”兩個字說出口。
說真的,我其實還挺想勸她放棄考研的。
不考研也挺好的。
起碼真正的懂得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起碼不會為了應付而去完成不想完成的任務。
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我會再次踏上考研之路,但絕不會是因為我不笨了。
無戒365寫作訓練第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