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遇到了不少事情,導致一直都沒爬樓(缺課3節)。于是前天晚上補了第二課和第三課,由衷地欣賞了很多營友的優秀作業,發表了評論和贊揚,同時也感覺自己的檔次瞬間被大伙兒提升了一大截。
簡述一下聽課感受:第二課放大鏡——選取目的,這其實說的就一個點,做事情要有目的性。功利也好,不求回報的付出也好,有的過腦子有的不過腦子(潛意識)。簡單地說,沒事的時候我就喜歡一個人宅在屋子里,放點音樂,看會兒劇,或者什么也不干就發呆。表面上好像我沒有目的什么也沒干,但是潛意識里我是有目的的,而且非常明確:我就想要休息,想要放松,想要快樂。既然潛意識也變得這么好理解,有意識的事情就應該更理所應當了。我為什么要跟他們交朋友?我為什么要減肥?我為什么要做出這樣那樣的選擇?但是,一旦說到學習的目的的時候,我們竟也會一時語塞,學習的目的不就是為了獲得知識嗎?再深挖一層,獲得知識又要干什么呢?這也從一方面解釋了為什么我們習慣了被動學習,沒有自己的思維體系,真的做了知識的“搬運工”,辦完之后,手上只留下一些灰塵,輕輕一撣就隨風而去了。
搬了這么多年,最近所接觸和聽說的,也開始在鼓動我開始主動思考。這是一個自我意識覺醒的過程,真是像極了《西部世界》里的hosts;)所以,決定開始以此為一個新的起點,開始逐步進入主動學習修習的旅程。這一步,并沒有走得太功利,而是從認識自我開始,一切外部的關系都起源于自己和自己的內部關系。我想,這步基石縱然并不華麗或起眼,但只有地基穩固之后,上層建筑才有了自由發揮和可持續的可能性。一個人只有讀懂了自己,才能夠讀懂他人,才能讓一個人更好地生活和工作。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