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夢三四年(一)我們都是好孩子
少年游
2015-3-4 23:09
前言:人年輕的時候會相信很多東西,也會在意很多東西,因為太過于迷信,所以到最后,結局往往都會很慘烈。可是不能因為結局慘烈就不相信其余的人,其余的事,經歷了很多跌宕起伏的時光之后,你會發現曾經的耿耿于懷念念不忘也只不過是年少無知的堅持和幻想,可是你依然相信這個世界的美好,依然會懷念一些人。但是有些東西是注定回不來了,時間帶走了很多東西,有的人只會留在過去的記憶里,留在永恒的時光里,默默祝福就已足夠。
第一章 我們都是好孩子
08年對于很多人來說都是印象深刻記憶定格的一年,對于我來說,亦是如此。那一年,我15歲。我叫王安然,來自于龍澤中學,我們的高中叫實驗二中。08年我上高一,我們是17班,班主任叫張思清。那時候的我什么都不懂,龍澤中學地處開發區,是一所遠近聞名的私立中學,荒涼的開發區曾經讓我覺得世界很小,我以為我們那所被高墻和鐵絲網圍起來的這群建筑物就是世界的整個樣子。離開那里之后,我才知道之前的自己是多么幼稚可笑。很多年之后,我還記得龍澤中學教學樓頂端的綠色宣傳牌上的白字:今天我以龍澤為榮,明天龍澤以我為榮。那時候的龍澤中學遠近聞名,龍澤中學的校長緊跟應試教育的步伐把龍澤中學打造成了一個綠草如茵,風景秀麗的世外監獄。我記得那時候的我,在初二的時候費盡心思轉進龍澤中學,僅僅是為了考一個高中。那時候已經有了最基本的唯讀書論的概念,畢竟像我們這種出身農村,家里沒錢,爹也不是官的人來說,沒有后門可走,也沒有多余的錢去選擇自費讀高中。
龍澤中學最大的特點就是嚴格,它的苛刻讓很多年之后的我還能夠深深記得,十幾歲的孩子正是愛玩的年齡,龍澤中學硬是把孩子們搞成了學霸。早上有早自習,中午有午自習,晚上有晚自習,早自習前還有早操,從周一到周六,每天早上三公里,刮風下雨除外,可是我記憶中很少下雨。那時候每天穿著藍白相間的校服出去跑早操,回來之后大口喘著粗氣上早自習,多年之后,我在C城的某個外語大學里讀英語時,偶爾會想起龍澤中學的日子,可是怎么都想不起來那時候究竟是怎么樣堅持了兩年最后考上一所后來是重點中學的實驗班的。在腦海里揮之不去的則是那些趴在桌子上睡覺的中午,后來這樣的日子也有過一陣,只不過是后來的故事了。大學的時候我也曾經試過趴在桌子上睡覺,可是要么是睡不著,要么就是總想起斷斷續續的影子,可是我知道,我們都在也回不去了。
08年的時候,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讓國人熱血沸騰。我還記得那時候我們八月一號就開學了,因為我們是實驗班,為了讓我們為學校爭光,領導可謂是煞費苦心。實驗二中那會還是一個普通的中學,S縣縣城內有兩所中學,一個是實驗一中,一個是二中,實驗一中據說是和共和國同歲,我們那會也都知道一中是重點,可是那年坑爹的出了個“5A”錄取規則,所有的學生都只能報一個重點中學,在考到錄取線的同時,還得是“5A”,說白了就是五科考試總分要高,每科成績還都得是“A”,我到今天都想不明白為啥自己的語文才得了個B,現在想想人可能就是一個個巧合中繼續成長的,就像半年后我選擇文科,后來大學學外語一樣扯淡。
剛開學的時候大家其實都還挺失望的,畢竟剛從火坑里走出來大家都想著能夠先好好休息一下,誰知道半路殺出個程咬金,還沒爽多久就又開學了。更逗的是,八月一號開學了,前三天不發書,也不上課,大家就是那樣大眼瞪小眼的干坐著,我們那個班的同學后來在很多時候都可以心靜如水,我想可能就是高一的時候鍛煉出來的。班主任那時候還很年輕,三十多歲,板寸頭,瘦瘦的,猛一看有點像李連杰。笑的時候會露出白白的牙齒,可惜后來他因為喝酒騎車摔了,門牙也磕掉了一半。他不喜歡說話,也不喜歡笑,嚴肅的樣子很嚇人,總是給人一種拒人以千里之外的姿態。可是那天他確實讓我感動了一把,可能就是那件事才讓我很多年之后真正遠離他之后還會偶爾想起他。C城的冬天很陰郁,沒有陽光,我常常把自己裹成一個大粽子,戴著絨線帽,圍著大圍巾走過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有時候,沒來由的我就會想起我高中的班主任。
那天是開學第一天,不上晚自習。我還記得那大概是五點鐘,我手里拿著一根烤腸,在跨進銹跡斑駁的大鐵門的時候,看見了迎面騎車過來的班主任,那會我楞住了,班主任卻先開口了,王安然,你干什么去?那是高一的第一天,我早就忘記了那時候的感覺,但是這個場景我卻記了很多年。很多年后當我一個人在異鄉流浪的時候,內心冰冷,想起這個瞬間,就會想起他溫暖的笑。我一直覺得他是不善于言辭的,但我知道他是一個有故事的人,很多次他喝多了之后都會喃喃地說起過去的事情,那時的我很年輕,不懂他的落寞,后來我終于懂了,但是不再年輕,也早已離開他了。
那時候的我很單純,多年之后再看就是幼稚,可能現在的我依然很幼稚,一直沒能學會圓滑地和別人相處,一直都是一個人守著內心最陰暗的角落,仿佛一不小心就會說錯什么話得罪什么人,這么多年了我還是這個樣子,畏首畏尾不敢大聲地發表自己的觀點。我一直在想多年前如果不是意氣用事現在的結果又會如何,或許我會在一個工科大學讀物理,不知道莎士比亞王爾德,只知道牛頓愛因斯坦。生活當然是沒有假如的,之所以想象或者假設只是在給過去一個美好的幻想,只是醒來之后還要去面對紛繁復雜的英文字符,拗口的西班牙語也一直讓我頭疼。那年的我還是一個孩子,不諳世事,頂著實驗班的一頂帽子,會在上課的時候努力聽講,下課的時候去問老師問題。即使偶爾出去瘋了一把,回來之后還是痛心疾首,總覺得自己不應該是這樣。別人眼中羨慕的目光一直未曾消去,這個光環持續了整整三年,“實驗班”三個字雖然沒有像標簽一樣貼在臉上,可是中午教室里幾乎一半的人在學習就足以證明我們的特別。
那時候學校會讓我們跟著高三一起補課,還會讓我們跟著高二的一起考試。天知道我們那時候怎么會那樣順從,倘若擱到五年后或者四年后,我一定會在家睡的天昏地暗。多年以后我在大學里迷失頹廢的時候,想起龍澤中學和實驗二中的日子,突然很懷念那個曾經努力的自己,我去買了用了很多年的一款自來水筆,可是再也沒有了當年的那份熱情,再也沒有了當年的那種感覺,我們再也回不去了。還記得有一天校園廣播放著《我們都是好孩子》,當我聽到那句“我們都是好孩子,最最善良的孩子”時,突然就哭了,舍友還問我怎么了,我笑著擦擦眼淚說被沙子迷住了,其實我只是突然想起了實驗二中的日子,陽光下的我們奮筆疾書,埋頭苦讀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