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與思考的方法

(此文寫在看過張五常老師的那兩篇文章之后,也算是一個總結或者讀后感吧。)

開頭說明:知識是讀書的目的,考試只是其中一種測試方法(A Means)。

1.主體主觀態度:以理解代替記憶。明白了理論的基本概念和含義,非常有助于記憶力。壞習慣有:①上課狂抄筆記,會引起分心(擴展:筆記分兩種,一種是要點筆記,第二種是問題筆記)②割裂課程章節聯系,要多想想章節之間的關系;③向高手學習,學其一二勝于學低手之八九。

2.客觀集中時間來思考和讀書。集中注意力,這樣興趣也會到來。

3.問比答重要。擴展:問題分三類:①是什么What(問的是事實);②怎么辦How(問的是方法);③為什么Why(問的是理論)。通過分類,就可以發現自己“不知”的所在,但是要自己先找答案。

具體而言,讀書和思考的過程有:

1.書分三讀。快讀大意,慢讀細節,選讀重點。

2.通過讀書產生問題,或者讀之前有了問題。問題要針對本質,一針見血,問得基礎,問的“淺顯”,要有不同答案得可能性。

3.有了問題后,通過分類,思考,自己感覺答案怎么樣,以預感而起,以想象力推敲,有了大概,用邏輯證實。

4.參考他人觀點。誰對誰非不重要。且人與人之間得觀點不因地位、權威、名氣而重要。重要得是思考過程和方法。高手之見,深入而廣泛;低手之見,膚淺而狹窄。

5.轉換下角度思考。細節與整體、遠近之分。

6.例子遠勝于符號。數學是以符號組合而成得一種語言;任何語言文字都是符號。例子要簡單貼切,例子要分真假,例子要新奇,例子要一般化。

最后,如果百思不得其解,真得想不起來,暫時擱置,等待,繼續思考。

文件:張五常《思考得方法》? 《讀書得方法》http://u.163.com/Gl2kSIWB? 提取碼: g2rMErP3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一)住院 劉明星的農用三輪車撞到了樹上,胳膊被夾在了樹干和車頭中間。 他沒有覺得疼,只是左胳膊失去了知覺。右手把...
    李叨叨不嘮叨閱讀 420評論 0 1
  • 為什么覺得奮斗沒用?昨天和友人談話后我產生了這樣的疑問。 事情的起因源于一個稀松平常的調侃,為了方便敘述,這里將他...
    漫步天笑閱讀 427評論 0 0
  • 一年級時,我特別喜歡畫畫,我利用課外時間畫畫、做完功課畫畫,可總是會有一些煩雜的聲音讓我煩燥,我一直在...
    安徽閱讀 199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