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歌》一名,來自于陳鴻宇的新專輯里的其中一首同名歌。不常聽他的歌,也自然同他
不算熟悉,但我喜歡他的嗓音與他音樂里的故事,具體是些什么感覺,想不明白,也自然說不出來,只是“蘿卜青菜,各有所愛”罷了。這樣的感覺一如我喜歡的程璧與手嶌葵。
由此可說我“未入故事”。那樣的感覺就像是“高山流水”里的伯牙與子期,眼前是伯牙,可我并非子期。小生不過是一行自此間,在一時無聊時候,對所看所聽,偶覺有趣的俗人罷了。其意,其氣,其理。在彼此看來,都是答非所問的笑話。
不覺往事如風,過身即逝,其多是眷戀于心間,似琥珀中的少年?
應記得,有人曾用一段話去解釋“少年與年少的區別”,當時只看了這一句,后面的便打住了,或許可說我已心知肚明,也是確信,所以就此打住了。
年少,是段難忘的時光,終會過去;而少年,如影隨形。你哭泣難過,他都在你身邊,看著你伴著你,不言不語不離不棄。有時你也會停下腳步,或回頭或轉身,與他溫柔以對。
遠方,與我而言,是停留于紙上詞字,也是窗外的景色,應不似一僧人的木魚,悶然作聲。
凈衣,是一少女。在少年的心中,他們曾在年少時相遇。
那個少女離開時,遠遠的對他說:我叫凈衣,長安人,記得來找我玩哦。
而少年的回答則在筆下如此寫到:我不知,那時候,是不是因為這樣一個于旁人看來有些可笑的理由,才決定背井離鄉,一去五年。
少年與少女,終會長大,會接觸到一名叫“愛情”的偉大詞匯。不過,在此之前,你們會邂逅彼此,而“邂逅”的身邊,總跟著一名叫“戀愛”的小孩。
“晚歌” “挽歌”,同音異意。而我喜歡前者。
曾遇你,深情入字如少年。
再聽說,杏花依稀故人家。
附錄:
《行歌②時間的河》
《行歌③少年如水》
《行歌④故人與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