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錯特錯的“職業規劃”

一個人到底喜歡什么?這好像是個哲學問題,不是每個提問題的人都能說的清楚,對于自己到底喜歡什么,就好比我們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已經喜歡的不要不要的了,可要是問你為什么喜歡他,你依然說不出來。

電影《大話西游》中有句經典臺詞:“愛一個人不需要理由”,其實對于職業也是一樣,如果真的讓你去描述自己喜歡的職業,你很可能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有時候,人就是如此,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去討厭,卻會沒來由的喜歡。


來自網絡

近幾年,職業規劃領域蓬勃發展,各種職業規劃機構也是多的數不清,職業規劃師也隨之火了起來,很多在職業方面有困惑、迷茫的人選擇了向職業規劃機構求助,他們相信只要系統、科學的對自己的性格、天賦、能力進行一番評估,職業規劃師就能開出一道“良方”,指引他們找到喜歡的職業。可問題是,人的性格是很復雜的,關于人的性格,不管是西方的星座學說,還是東方的生肖論,說的都是一種“普遍性”,指的是大多數群體,可在這些大多數群體中,我們又有不同的“個體差異性”,這種個體差異性,別說那些測評軟件測不出來,就連你自己都很難說得清自己到底是怎樣的人。


來自網絡

小峰以前就職于一家建筑企業,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時候,他還是個干勁十足的小伙子,他一邊努力工作,一邊學習各種專業知識,不到兩年,他就被公司分到了一個重要的項目上負責管理工作,說起來這應該是好事,可小峰卻不在像以前那么有沖勁了,在同事的眼里,他已經是個在事業上小有成就的人,在家人的眼里他的進步也讓他們自豪,可小峰卻覺得自己的工作很沒意思,很無聊,反反復復都是那么點東西,越干越熟練,越干越沒勁。


來自網絡

聽了這個故事,你是否發現小峰的身上有自己的影子?他最開始很喜歡自己的職業,所以他積極努力的學習,但到了后來又覺得沒意思了。是他選錯了職業嗎?還是像職業規劃里經常提到的那樣遇到了“瓶頸”?其實都不是,如果是他選錯了職業,應該等不到太久就會煩了,如果是遇到“瓶頸”了,可以繼續努力學習為自己爭取更廣闊的發展平臺。既然不是兩者,那就只有一種可能,小峰“變心”了,不喜歡當初自己喜歡的職業了。


來自網絡

就像情侶熱戀到分手一樣,當初兩個人都愛的死去活來的,等新鮮感過了,就覺得沒意思了,慢慢的關系就淡化了,這個時候再去爭辯誰對誰錯,誰背叛了誰已經沒有意義,那些能夠一起白首偕老的人確實讓人羨慕,可那些好聚好散的人也更值得我們學習,不喜歡就是不喜歡了。

有人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有很多測評軟件是幫助那些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的人找興趣的,如果你上網搜索,涉及到職業規劃的文章里大多都會提到“興趣”,但是我覺得興趣這東西并不是十分靠譜,就像我們喜歡聽音樂、看電影一樣,如果真的讓你去填詞譜曲、參與拍攝,你還喜歡嗎?當興趣轉變成了義務、責任,你是否還能做的下去呢?到那個時候,恐怕那些興趣也變了味,不再像你想象的輕松、愉快了。


來自網絡

再好吃的美味,總吃也會膩,再漂亮的風景,看久了也會審美疲勞。對于職業也一樣,你當初喜歡不代表你會一直喜歡。興趣會變,人也會隨著歲月和時間的流逝而改變。

在職業規劃中。除了興趣以外,還有個關鍵詞經常被提及,那就是能力,能力這東西有強弱之分,能力強的人和能力弱的人去做同樣的工作,會有不一樣的效果,如果從現實的層面來說,有能力的人的確不愁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因為他早就被定位了。


來自網絡

老李是一家飯店的廚師,這家飯店的主營特色的是做魚,就連店名都有“特色魚坊”的字樣,很多光顧這家飯店的人也都是沖著吃魚來的,老李做的魚,不論是清燉、澆汁、還是紅燒都很好吃,大家在吃過老李做的魚后,也對他是大加贊賞,老板也很喜歡老李,有時候會特別安排老李給一些重要的人物做魚,可誰也不知道,老李雖然善做魚,可卻不吃魚,尤其是自己做的魚,他從來不吃。其實老李也不愛做魚,他討厭魚腥味,他想開店,可自己這么一個連小學都沒上完大字不識幾個的人,開店對他來講,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這個故事很有意思,善做魚的人竟然不吃魚,而還且討厭做魚,好像不太符合邏輯,可人就是這么奇怪,能做好的事不愛做。

職場中,我們能做的、會做的事情,并不代表我們愿意去做,可愿意去做的,自己又不會。當興趣和能力發生矛盾的時候,也是讓我們最難受想擺脫的時候。


來自網絡

香港演員張曼玉,不但五次榮獲香港金像獎影后,還奪得過柏林、戛納國際電影節的影后,演技自然已經是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論成就,華語影壇恐怕再也找不到能和她比肩的人了,可就是這么一個出色的演員,卻“不務正業”的選擇了唱歌,在2014年的草莓音樂會上,張曼玉登臺獻唱又火了一把,她為什么不繼續演她的電影?而選擇自己并不擅長的唱歌?如果你翻看張曼玉早期的經歷就不難發現,年少的時候的張曼玉還是很喜歡音樂的,只是被演戲給耽誤了,再準確一點說,張曼玉當初喜歡演戲,可現在息影不愛演了,雖然他的演技越來越好,但并不等于他還是像以前那樣喜歡。也許我們喜歡光影中的那些角色,但現在,她只喜歡舞臺上的自己。


能力所及,是給別人看的,興趣所致,卻是取悅自己。


來自網絡

最好的職業規劃就是不去規劃,因為不管你能做什么,想做什么,都不能代表你應該去做什么,如果現在的你對當初自己的選擇已經厭倦了,不用質疑自己、更不要迷茫,這是人之常情,過去的過去了,不必留戀,也不必哀傷。

不用過分暢想未來,也沒必要反思過去,更沒必要規劃人生,要知道現在的你才是最好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一、百詞擴網 表揚上周表現優異的同學。 1、Lesson 16:A polite request 彬彬有禮的要求
    夏雨雪su01閱讀 324評論 0 1
  • 無論我在外做項目表現得多差,各方面的表達和能力有多么脆弱,母親總是用小時候我曾說過的話來鼓勵我。 堅持不下去的時候...
    千夜凡塵閱讀 346評論 1 2
  • 我想有一天和你去旅行。去那沒有去過的地方,沒有行李,沒有背包,不帶電腦更不要手機,走一個地方停一個地方。在我心里最...
    司馬巖湫風閱讀 234評論 0 0
  • 是誰給了我一副軀體 讓我行走在世間的牢籠里 如同尸肉任她擺布 是誰給了我一個大腦 讓我掉入于世間的圈套里 如同尸肉...
    朱一寧閱讀 646評論 1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