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火山活動和板塊撞擊造就了滄海桑田。大家或許會問這與文章的主題:植物進化史有什么關系呢?
其實在地球史的重要時刻還有著另一種力量改變著地貌,孕育著我們的家園,這便是植物了!何出此言?請聽我細細道來!
綠色植物吸收陽光為地球帶來能量,植物祖先改造出了生命賴以存活的大氣,25億年前,地球產生了氧氣,植物點綴出了地球每一寸肌膚,同時推動了動物的產生與進化,也包括我和你的鼻祖!
一、光與生命
萬物發展皆有過程,讓我們追溯到30億年前,那時的地球荒蕪一片!幾乎沒有氧氣,大氣是一團有毒氣體的混合物,如甲烷、二氧化碳等等,沒有氧氣的天空對紫外線的防御幾乎為零,陸地上任何生物都難以存活。
相對于嚴苛的陸地,孕育生命的重任只能交予海洋了,于是首次生命大爆發(25億年前)在水下發生了。在水的保護下,地球早期的有機體以細菌形態開始了漫長的進化之旅!這些細菌依靠吸收太陽的能量而生長。在水體深處,通過經年累月的進化,細菌中的新物種出現了——綠細菌。這看上去顯得非常偶然的演化過程即細菌碰巧吸收了綠色光線而非其它顏色的光線卻間接地對地球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久而久之,這種綠細菌逐漸主宰了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江河湖海!最終這種綠色微生物進化出了地球上的所有植物。當然這種細菌的綠色并不僅僅是顏色問題,它有之前細菌所不具備的制造氧氣的能力,從此,原本荒蕪的地球加速了進化的腳步!當然,至于綠細菌是如何利用陽光的這不是簡單的文字所能闡述的,在此我只能說那叫“光合作用”。
起初大氣中氧氣相當稀薄,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氧氣逐漸積累,當其濃度達到一定程度后,氧氣的新用途出現了!它在平流層之下創造了臭氧層,臭氧層包裹并保護地球免于受太陽光中紫外線的破壞。這將意味著海洋中的植物將有可能遷居于大陸歷史于此又跨出了重大一步!
然而轉移至陸地生存必將引發巨大沖擊,盡管如此植物終究還是跨出了這質的步伐。(4億年前)第一批蕨類植物誕生了,它們在陸地開辟棲息之所。陸地第一次出現了生命跡象。但這并不是植物的全面著陸,因為植物的生長離不開水。遠離水體的內陸依然是不毛之地。但這一切即將改變,因為隨后植物便進化出了能將水份與養料收集的前所未有的根系。根不僅僅能鉆進巖石的縫隙吸收營養,而且它能不斷地將巖石轉化成更適于生長的土壤,從此植物便擺脫了對水源的依賴。擴張之行始于足下!
植物的進化進程似乎就此踏上了康莊大道,然而萬萬沒有想到,早期的植物成為自身勝利的受害者。過多的吞食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耗盡了幾乎所有的二氧化碳,植物即將面臨餓死的危險。終于有些植物進化出了新的機體機制,它們擴張了體表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從而增加了二氧化碳的吸收量,這便是最初的葉子。有史以來,第一次在地球上出現了美麗極致的樹冠。就這樣在3億年前第一片熱帶雨林形成了!
由于豐富的植物的存在,空氣中氧氣大量堆積,此時巨型昆蟲出現了,然而這并沒有動搖植物的統治地位。接下來大約在兩億三千萬年前,新的挑戰者出現了,它便是令人毛骨悚然的恐龍。恐龍瘋狂地掠食著廣袤的樹林,有史以來植物第一次面臨著來自另一種群的強大攻勢。為了反擊,植物進行了瘋狂地軍備競賽,諸如帶刺、帶毒等手段,今天植物的高大入云亦源于此時!當然植物的策略并不僅僅只有防御,它們還進行了有效地溝通!其實植物并非只是我們眼中的逆來順受,它們能運動、能交流、能感應,或許此時你宿舍養著的幾盆植物正在竊竊私語呢!
二、花之力量
開花植物的出現是地球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追溯到第一朵花綻放的時刻,
1.4億年前與今天有著天壤之別,大陸連成一體,恐龍橫行世界,此時雖然有很多植物已經進化出了用花粉繁殖的方式,但它們只能依靠風或者水流作為傳播渠道,只有為數不多的雄性花粉有幸被吹到附近植物的雌花球上,因此,要想成功,植物必須產生大量的花粉,非常浪費!而且當時的地球也只有單調的綠色。
偶然間,奇跡發生了,某株植物的葉子變異后長成了花瓣,顏色也不再是綠色。然后突然有一天一直小小的甲蟲在莖葉上爬來爬去,當然了這并不是蜜蜂,因為此時蜜蜂還沒有進化出來,小甲蟲好奇的觀察著這個奇怪的東西,或許你也和它一樣在好奇“這怪怪的東西到底是什么呢?”可是這只小甲蟲比你多了一個機會,那就是它可以更加靠近地仔細瞧瞧,摸一下、嘗一下“嗯!味道還不多”于是這只小甲蟲大快朵頤了一番,它盡情的吃著這株植物的花粉,但仍然有很多花粉粘在了它的身上,就這樣它成了地球上第一位郵遞員!隨后植物逐漸進化出了十分精妙的繁殖方式,它們摒棄了那些很難掌控的傳粉方式。花兒依靠昆蟲很容易地將花粉傳到另一株植物那里。
或許你會很難理解花的產生的重大意義,一般在歷史老師嘴里,地球的每一次重大變革肯定是天翻地覆與板塊撞擊、高山拔起有關的,比較而言,花的產生就顯得微乎其微了,因為這只不過是某一株植物的某一個不定向的突變而已,但是花兒的誕生卻是從此改變了整個地球。
此時地球開始了板塊漂移,出現了新環境、新氣候、新地貌。山脈拔地而起,沙漠也隨之產生,針葉植物和蕨類植物由于離不開水源將無法在新環境下繁衍生息。可是這正是開花植物企盼已久的好機會,因為開花植物性器官成熟所需時間遠遠短于針葉植物和蕨類植物所需的時間,結果可想而知,在同樣長的時間里開花植物將產生更多的后代,這可不僅僅是數量問題,因為這還將意味著它們基因突變的機會將大大增加,所以,植物的生命周期更迭再一次加速了。產生適應環境的植物也變多了,植物世界從此走上了多樣性!
植物為了能讓更多的昆蟲為自己傳粉進化出了繽紛多彩的花瓣,以及極具吸引力的花香。到此植物的進化之旅似乎已經完成了,但果真如你所想嗎?遠古環境雖然已經獲得了巨大改善,但仍有很多不毛之地,植物僅僅依靠現有的武器是遠遠不足以戰勝環境的。為了生存與擴張,花又進化出了另一妙招,這便是種子的產生,據說在十九世紀印度反英暴動期間士兵們就是用美人蕉的種子代替子彈的彈頭的,而這些被射出去的種子彈頭依舊可以在土壤中很好的生長,這便是我們熟知的種子了。
一億年前,開花植物覆蓋了整個大陸,而這帶來的影響已超越了植物界的范圍,遍地鮮花的綠洲也吸引著動物,至此,動物也多樣性了。
花的進化仍在繼續著,植物將光合作用產生的一部分糖轉化成了甘甜可口的蜜,這便是后來為蜜蜂等小動物所無法抗拒的美食,從此,花的奴隸更多了。或許有人會問:這樣沒有專一性不又重蹈歷史覆轍了嗎?對,這樣的確又將會導致大量花粉的浪費,對此我只能說由于本人知識有限,目前還不能道出植物這樣做的原因,但請大家放心,當今的開花植物已經解決了這一弊端!
大約在0.9億至1.2億年前,由于開花植物的沖擊生物進化進入了史上最迅猛的時期。
植物的蒸騰作用還加快了地表水循環,從而間接的改變了地貌;此時大氣中便有了
一定量的水蒸汽,這將地球的晝夜溫差進一步縮小了,地球變得越來越適于萬物生長了! 在這個星球上植物貌似已經無敵了,然而恰恰在植物發展到頂峰時,一場始料未及的大災難來臨了。在6500萬年前,一顆不明飛行天體徑直地飛向了我們的地球,此次打擊對于地球上的一切幾乎是毀滅性的,此刻,種子挑起了歷史重任,它們倔強地在災后的土地上扎根了。
恐龍滅絕了,哺乳動物第一次踏進了歷史的長河,這一次花不再只滿足于昆蟲為其
傳播花粉了,開花植物進化出了果實,動物在享用多汁的果實的同時也將植物的種子帶走了,這正如植物所愿:擴張自己的地盤!所以當你在享用水果時你有沒有想過你此時已經被植物利用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