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小說家》講了一位十年來不溫不火的小說家和他兒子的故事。故事敘述的很平淡,甚至可以說作者只采用了記敘的手法。不過讀起來不失為一部溫情的作品。
書中描寫的小說家與兒子之間相依為命的情感、小說家對亡妻的思念,遵循了日本小說一貫的細膩特質(zhì)。它的細膩讓我想起了青山七惠的《一個人的好天氣》,同樣講述了平淡無奇的小人物的生活,但是故事讀完之后又總是使人不能忘懷。
為什么小說家是孤獨的,因為關(guān)于寫作這件事,只能一個人來完成。構(gòu)思落不到筆尖的痛苦、懷疑自己時的沮喪、渴望得到讀者認可的等待,這些時刻是無法與別人分享的。小說對主人公面對寫作的種種心態(tài)描寫的很到位,尤其是在他第一次落獎的時候,寫出了每個寫作者渴望被認可但是卻又一次次被拒時的心態(tài)。
人人都渴望成功,對于小說家來說,作品大賣,獲得認可這就是成功,但是成功只是一瞬間。 要獲得這一瞬間,必須付出很多的時間很多的努力,經(jīng)歷很多的失敗。即使失敗了,也要收拾心態(tài)繼續(xù)前進,假如你真把一件事當(dāng)做夢想來看的話。因為不一次次的去嘗試就會一無所有,而這種不斷堅持的能力就是卓越的品質(zhì)。
“堅持”二字說起來容易,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做到。有多少人因為夢想看起來遙不可及就輕易的丟棄了它?所以人家說,成功的路上并不擁擠。
其實人生啊只要做好“堅持”這一件卓越的事,我們想要的成功自然會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