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電影《芳華》中出現了慘烈淋漓的戰爭畫面,甚至逼真地做出了半截炸斷的腿、被炸彈炸飛的身軀、焦黑的尸體和呼嘯而過的子彈,但是戰爭并非是馮小剛想要拍的東西,他是在非常認真地在致青春。
從這一點上來看,馮小剛是成功的,即使配樂和舞蹈都有著濃濃的時代印記,卻也讓人清楚地感受到這是一個青春片,劉峰在戰斗之后,獨自留守著戰友的尸體時,旁白念出來的依舊是他心中記掛著的女子。從這樣的一些細節里,可以看到導演的意圖。
但在龐大的英雄主題和那個陽光普照的年代之下,青春只能像是潛流在地底的河流,電影的敘事平靜而克制,猶如電影的配樂一樣,一陣一陣緩慢地淹沒而來??汕啻喊?,它是不可抗拒的巨大力量,是紛飛的戰火和金色的徽章掩蓋不掉的,是歲月荏苒可以平息卻無法抹去的一抹紅色。
這部電影以穗子作為敘事的視角,借以旁白把整個故事串聯起來,但是開頭便說了主角是小萍和劉峰,其實我覺得電影并沒有太過于突出的主角,或許這是本身的意圖,對于人物群像的刻畫,致敬的是那個時代的青春。
電影的人物比較多,比較主要的線索主要是小萍、劉峰和丁丁的戀愛關系,而丁丁又有著從攝影干事到華僑的感情線,或者說是選擇線;然后是穗子、小郝和陳燦的感情線,同樣也有很多的戲份。單獨挑出一條來的話,都有足夠的故事可以講,但混雜在一起,使得情感不集中,雖然營造出了總體上的哀傷與惘然的氛圍,但是也使得情感的堆疊缺乏一個巔峰的爆發點。讓人想哭又哭不出來,總是欠缺一點痛快,而眼淚默默地流淌。是一部粗略看上去,總體感動80分,而留有咀嚼空間,意蘊回響的電影。
電影中很多場景拍得非常漂亮,經驗豐富的導演對于場景的把控,的確是讓人敬佩的。女兵們在浴室沖洗的背影,在游泳池一躍而下的身姿,劉峰在蘆花漫天的戰場的嚎鳴,對青春做出了不同的詮釋。最后拼接在一起的破碎的照片,劉峰說:“笑得多好啊。”也許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張照片,永遠地定格,藏在某個角落里,一輩子也不會拿出來。
電影在努力地給青春一個結局,這是我覺得有些遺憾的部分。在電影的尾聲,時間一再地流淌,把故事的敘事變得冗長,就是為了給每個人物一個交代。穗子成為了一名作家,小郝做了陳燦的富家太太,劉峰最終兜兜轉轉也和小萍共度了一生,而且一定要陰差陽錯地安排丁丁發福之后的照片流落到劉峰的手上,露出一個笑容來完成最終的釋然。
或許是因為我的年紀還沒有到達青春最終塵埃落定年紀,對于這個結尾我并不喜歡,我覺得電影結束在小萍穿著病服在空曠的野地里獨舞,或者結束在穗子在夜燈里撕碎自己第一封情書,任它飄飛的瞬間,要比這個結尾好得多。
青春本來就是無疾而終,不需要結局的啊。
青春就該是像16歲的戰士,突兀地就永遠停止并消失了的啊。
青春就該是小萍對穗子說:“轉告林丁丁,我恨她,永遠也不會原諒她?!蹦菢觾疵投鴪讨陌 ?/p>
青春就該是我把情書無法投遞出去,就讓它和眼淚一起飛灑,我不怨恨但我也不諒解,永遠懷著這個遺憾啊。
芳華是掩蓋不住的,它的力量總是要迸發出來的。
所以也應該讓芳華一直那么濃烈地存在,而不要含淚緬懷。
對待青春,我更喜歡我媽和我講故事時候的神情。她的表情平淡,神情釋然,笑容清淺,但是總有一瞬間,露出青春時候的野性,露出一副不甘心不甘愿的神情,露出羞惱和嬌嗔的表情,這讓我覺得,她的芳華從來都沒有逝去。
我母親三歲的時候,失去了她的父親。我外公在世的時候,是個還算殷實的家庭,他有時候帶著大我母親四歲的舅舅去集市上去,把我舅舅扛在肩膀上,給他買肉包子吃。外公是個溫柔寬厚的人,他去世之前自己冥冥中有預感,著急地跨出門檻去,倒在了家門口外面,我外婆說他曾經說過,如果死,他就自己找一條河去,免得家人還要埋葬他。大概他離開世間的最后一刻,心里是懷有這個遺憾的。
在那個年代,沒有父親,是一件特別艱難的事情,即使是在今天也是這樣。我母親很少提起她童年的事情,大概是因為她記憶力,并不存在童年。舅舅之后就沒有上學了,跟著村里的成年人做農活,因為他性子寬厚,在饑寒交迫的年代里,寬厚就是軟弱的同義詞,經常受氣,也掙不到多少錢。我外婆去山上采茶籽的時候,被茶樹的枝干彈到了右眼,沒有條件去醫治,右眼就看不見了。
我母親有意識的時候開始,她就知道自己要依靠自己。
我母親小的時候披頭散發,沒有一根可以扎頭發的頭繩。她的衣服破舊,全部都是補丁,身上長了癤子,潰爛發濃,現在身上還有淺淡的痕跡。村里的小孩不和她玩,她總是被嫌棄的那一個,被人稱為“癩子婆”。
后來我母親上學了,從學校回來的時候,發現自己家養的幾只雞死了,外婆在抹眼淚,舅舅在房子墻角,抽煙葉卷成的煙。她問是怎么回事,知道是被鄰居家下藥藥死了,因為那幾只雞沒有人照看的時候,闖進了他的菜園子,他就在菜園里放了藥。我母親聽了之后,立刻沖出門外,砸開了鄰居家的門,拽住鄰居的衣領,扯過來,狠狠地在他臉上扇了兩個巴掌。
那一年,我母親十三歲。
鄰居是一個成年的男子,很強壯。他沒有想到一個瘦弱不堪的女孩子敢這樣做,也被兩個巴掌打蒙了。我母親打完他之后,開始嚎啕大哭,附近的人都湊過來看熱鬧。我母親哭了一陣,抹了眼淚說:“你們哪個還敢欺負我屋里,我跟你們拼命?!?/p>
從此沒有人欺負她。但是村里人也幾分畏懼,更多的是嫌棄地避開他們,我母親受盡了冷眼和非議。但是她不在乎,即使眼淚掉很多,她也不在乎。
但那個時候我母親喜歡上學。她要強而聰明,成績很好,得很多獎。我在翻老柜子的時候,可以翻到她讀書時候得獎的時候發的筆記本,膠皮的筆記本,那個時候很珍貴,里面有紅樓夢電視劇劇照的彩色插頁。
家里沒有錢供她上學,她也一定要去,自己在天沒亮的時候去別人的茶山上撿一些茶籽掙學費。去學校的時候沒有錢乘車,她就順著馬路走一天走過去。餓得沒有東西吃,她就從路邊的稻田里,擼一把沒成熟的稻穗下來,碾碎稻殼,基礎里面沒成型的液體充饑,她看見人來了就跑,怕被抓住,因為她很驕傲。
學校是她的世外桃源。
雖然她的衣服很破舊,她的頭發凌亂,她因為貧窮不敢敞開心扉,她吃飯總是躲開別人一個人吃。但是她總是揚著頭。因為她學習很好,她作文比賽拿獎,在全校面前上臺領獎,別人叫她才女。
才女在她獲獎的筆記本上寫日記,才讓我有機會了解到了她那隱秘的青春。
她上學的時候,暗戀一個男生,叫海峰。她的筆記本上,寫了很多個海峰的名字。海峰是隔壁班的一個男生,長得高,人很好。她說她們在樓下打熱水的時候,海峰和一群男生排在她們隊伍的前頭,海峰就故意叫那些男生一起去洗冷水澡,把熱水讓給她們女生。
但是她從來沒有和海峰說過話。他們的交談通過學校的廣播站進行。
海峰投稿說:“有的女生,走路的時候,總是昂著頭,一副很驕傲的樣子。”
才女第二天的稿件說:“女生看起來很驕傲,是因為她們不想讓人了解她們心中的秘密?!?/p>
就這樣一來一去。
后來呢?
我也問我媽,她說沒有后來了。
“后來我就沒讀書了,去工作了。然后嫁給你爸了,要不然也沒有你?!?/p>
這個故事的結局曾經讓我非常不滿意,后來我媽二十年后的同學聚會回來說:“聽說那個海峰很年輕的時候就死了?!?/p>
她的眼睛里隱約有影子閃動。
“不過也聽說他過得很好。”
這是我母親的芳華。
這也是我理解的青春,不會被遺忘,不需要緬懷,不需要諒解,也不需要釋然。它永遠那么美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