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內心強大,才能夠無所畏懼


文/亭玉子


1.

我離婚以后,親朋好友給我介紹了對象,大都是有始無終,后來就有了一些閑言碎語。

“離了婚帶著孩子,怎么還挑三揀四的,又不是啥黃花大閨女,她以為自己是金鳳凰呢!”

“本事不大,要求還挺高,還真把自己當回事兒!”

如果換做是以前,我一定會一個人躲起來,偷偷的哭,而現在這些無關痛癢的話不足以傷害到我。

昨天我寫了一段話發到朋友圈,得到了很多點贊和評論。

你說我太挑剔,我認為自己值得挑剔,你說我離了婚還帶著孩子,我說因為離了婚我才更加金貴。只有從內心真正散發出來的自信,才能夠阻擋所有黑暗的入侵!

現在的我已經有足夠的勇氣和信心來面對這些流言蜚語,因為我的內心強大,所以無所畏懼。

內心的強大有兩個因素,一個是心理承受能力,另一個是自信心。

心理承受能力是個體對逆境引起的心理壓力和負性情緒的承受與調節的能力,主要是對逆境的適應力、容忍力、耐力、戰勝力的強弱。

在以前,我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弱,很玻璃心。別人一個小小的玩笑,或者一個簡單的評論,我都會耿耿于懷,胡思亂想。

總認為別人喜歡我,或者自己做的不好得罪了別人,內心感到被深深的傷害,對很多事過于敏感。常常把自己弄得憂心重重,夜不能寐。

后來是因為環境的因素,以及閱歷豐富的影響下,慢慢的,對于逆境所產生的苦難、挫折,我有了很強的適應力和容忍力,因此變得堅強。



2.

另一個是自信心。

自信心在心理學中,與其最接近的是班杜拉在社會學習理論中提出的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指個體對自身成功應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價。

自信與否原本是描述人在社會適應中的一種自然心境,即人嘗試用自己有限的經驗去把握這個陌生世界時的那種忐忑不安的心理過程。

以前我對于很多事,極度的不自信,甚至自卑。

比如身高,因為我身材比較矮小,每當站在比我個頭高的人面前,我總會感到一種巨大的壓力,每次和他們說話我都要仰望著。他們站在我面前,就會有一種強大的氣場,把我所有的自信都給淹沒了。

比如學歷,因為我只有初中學歷,所以,這是我的硬傷。

每次去找工作的時候,我最怕填的就是學歷那一欄,我害怕別人說我學歷低,我害怕別人取笑我。更害怕與比我學歷高的人在一起,在這些人面前總覺得低人一等,技不如人。

比如婚姻,我害怕去參加別人的婚禮,我害怕看到別人幸福的模樣,因為我自己過得不幸福。更害怕別人問我老公做什么工作,孩子多大了?因為我不想讓別人看到我的落魄。

類似這樣的事情很多很多。

隨著年齡不斷增長,閱歷的不斷豐富,以及家人的鼓勵和安慰,漸漸的,我變得越來越自信。

倘若現在有人對我說:

“你的學歷太低了!”

我會這樣回復:

“我雖然學歷低,但我知道學習和努力。”

“你個子太矮了!”

“我個子雖然矮,但我有手有腳能自食其力。濃縮的才是精華,我個子小我驕傲!。”

“你離了婚還帶著孩子啊!”

“我離了婚咋的,又沒吃你穿你的,我能憑自己的本事養活自己,這就足夠了!”



3.

當我們對于環境的改變和對未知的恐懼,內心有了一定的承受能力,對自己做到了自我肯定,自我信任,內心有了積極的推動力,我們的內心就變得強大了。

當你內心變得強大了,你就會擁有面對失敗的勇氣。

原來,被退稿也并不那么可怕,只有幾十的閱讀量也并不丟人。原來,沒有拿到第一也不是最糟糕的,失敗一次并不能代表最終的結果,更不是結束。

當你內心變得強大了,你就會擁有面對未知的底氣。

原來,失去一個人也并不那么難受,一個人吃飯睡覺也挺不錯。原來,成為單親媽媽,日子也沒有想象的那么艱難,反而更輕松自在。

當你內心變得強大了,別人取笑你的時候,你不會感到憤怒,只會把它當做小插曲。別人侮辱你的時候,你不會獨自哭泣,只會毫不客氣的懟回去。

人生很短,我們不需要去迎合別人,將就別人,更不需要向不值得的人證明什么,生活得更好,乃是為了我們自己。

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不念過往,不懼將來,不困于心,不亂于情。



我是亭玉子,一位九零后寶媽,我手寫我心,用最簡單的文字和你說說心里話,你的光臨就是我最大的榮幸!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