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感覺到寂寞是剛進入高中,第一次離家這么遠的我,面對著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心里空落落的說不出的難受,想父母,想家,想跟人訴說對家的思念,但是這些人我都不認識,只能默默的躲在寢室的廁所哭,躲在被窩哭,仿佛被世界拋棄……可怕的寂寞
以前看寂寞只是兩個字,之后看寂寞是一段故事。
我就是個典型的樂天派,有人和我玩我歡喜,我一個人玩也歡喜。我以為寂寞這個詞與我無關,就算高中剛入學那次也只能算個意外。我以為寂寞是一個貶義詞,我以為寂寞是無聊之人的代名詞。
現在想起來啊,以前的我還真是傻姑娘,寂寞這個詞不僅與我有關,關系還挺密切??,寂寞其實是褒義詞,寂寞是所有人的代名詞。
第二次深刻的感受寂寞是上大學(咦嘿,我怎么發現我一寂寞就是換環境的時候啊),上大學的時候可新鮮了,跟每個剛剛認識的人都能聊得很嗨,我以為我又新交了好多好多好朋友,我以為我不會再像高中那樣有剛進學校的寂寞情緒了,但是,我發現我錯了,錯的好離譜,在大學,聊的好的不一定就是好朋友,在大學,已經不像中學小學那樣誰都會掏心掏肺的對你。我再次覺得寂寞,偌大的校園,卻沒有和我一樣的人……
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是在一個個夜深人靜的夜里,我在日記本里與自己對話,我習慣了有什么話有什么思考有什么決定都對自己說,我突然覺得,寂寞的時候,只有自己跟自己對話,能讓自己安靜下來,思考各種不同的問題……可喜的寂寞……
長大了才知道寂寞不是一時掀起的風,而是人生的常態。它同喜怒哀樂一樣,難以避免,時刻伴隨著我們。而我們的一生,就如同一段寂寞的旅程,從寂寞中走來,也終將在寂寞中離去。可以說,寂寞是人生永恒的主題。
我們覺得生活寂寞苦痛,其實是對寂寞的看法有誤,對待寂寞的方法不對。
? ? ? ? 就像我啊,第一次寂寞當時覺得可怕,現在回想,那是一次成長,標志著我長大了可以獨立生活了;第二次寂寞當時難以接受,現在回想,那標志著我懂了人心,接觸到社會的邊緣;第三次寂寞,我已經學會了和寂寞相處,和自己對話。
? ? ? 寂寞是最難挨的時候,但是,如吳文雅所說:凡成功之人,往往都要經歷一段沒人支持、沒人幫助的黑暗歲月,而這段時光,恰恰是沉淀自我的關鍵階段。猶如黎明前的黑暗,捱過去,天也就亮了。所以說,耐得住寂寞才是一個人自我豐富成熟的重要標志,也是一個人能夠做出一番成就的重要條件,更是一個人能夠收獲幸福,守住幸福的重要因素。
有人說,寂寞是一種百無聊賴的無奈,一種無所適從的痛苦,一種無法自處的恐懼,是一種可憐的焦灼狀態。有人因寂寞而不安,有人因不堪寂寞而迷失,有人因耐不住寂寞而墮落,有人因不甘于寂寞而失去幸福……但是,這只是寂寞的一面。然而我覺得,寂寞實則可以是一種不湊熱鬧、冷靜、堅忍、淡泊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態度。學會與寂寞相處,甘于寂寞和享受寂寞,能讓我們驅除喧囂,保持內心的平和;忍得了寂寞和耐得住寂寞,能讓我們在挫折中奮起,創造出繁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