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邊那些“不思進取”的美國人

圖片發自簡書App


在美國中西部生活了十四年,接觸了一些美國朋友和同事。很多人的生活方式非常特別,常常讓我感覺不可思議。

先說同事J吧。我們在美國農業部的一個研究所工作。我才到這個研究所不久就認識了J。雖然我們在不同樓層、不同課題組,但聽別的同事評價,J非常聰明,喜歡做研究,而且記憶力超強,對于很多生物技術的細節和原理也了解非常透徹,所以我科研上遇到問題時常常去向他請教。

過了不久,聽說J主動辭去他的課題組負責人的工作,申請了另一個低一級的職位。新的工作職位也是Scientist,但不用負責各式各樣的政策文件,只做研究就好。新職位的薪酬大概只有以前薪酬的三分之二。我長這么大只知道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還從來沒聽說過有人主動降職位的,覺得太不可思議!可他說,他喜歡科研,不喜歡那些雜七雜八的事,他的錢夠用了!這么多年過去了,看得出他很滿意自己的選擇。

另一個同事L是單位的機械設備維修人員。L的工作是負責整棟樓的水、電、氣等設備的安裝、檢測、維護。L很善長他的工作,他快到退休年齡了,大家都說,如果他退休了,He will leave some big shoes to fill, 意思是很難找到和他一樣出色的替代者。L也很熱心,如果實驗室儀器設備有故障,本來不是他的職責范圍,他也會修修弄弄,一會兒就弄好了。L長得矮矮胖胖,天天都樂呵呵地。他也不忌諱別人說他的身材,還常常自嘲說:“I am in shape,? I am in round shape!”(in shape本來是身材好的意思,他咬文嚼字,說成是:我有形狀啊,我是圓形)。

L有兩大愛好:釣魚和喝啤酒。他的大部分周末都在湖上度過,即使冬天,也要去湖上冰釣。我都可以想象他喝著啤酒在船上釣魚的樣子,肯定非常享受。除了這兩樣事情,其它事他都不在意。上班時,L就穿件藍布工作服,下班了,穿件T恤就開玩笑說自己dress up(著正裝)了。我說,憑你的技術,換個薪水比現在高的工作肯定很容易吧!他說我有啤酒喝、有魚釣,很滿足??!

如果說前面兩位同事是個例的話,我同事的太太R的選擇就很有代表性了。R有特殊教育碩士學位,生孩子前在公立學校教書,有孩子以后就做居家媽媽了。其實在美國有碩士學位的比例也是很小的,R卻坦然接受居家太太的角色。一兒一女現在一個高中一個初中,她白天忙著料理家務,接送孩子各種活動,偶爾當當代課老師,或者去學校做義工,幫助組織學生午餐。他們的經濟條件算中產家庭中比較好的,她也沒打算重新找工作。她想著等孩子再大一點,不需要她開車接送了,她就多花時間到學?;蛘哚t院去做義工。

周圍這些人的選擇都違反我從前“人往高處走”的思維習慣。他們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樣的生活,他們的選擇常讓我想到“安居樂業”四個字。他們之所以可以這樣“不思進取”,一方面是美國的教育讓人們普遍認為他們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因而攀比心理比較少,也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建國后兩百多年的穩定發展,使其國民從骨子里具有安全感。

我們從小被教育,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是一個人人都想當將軍,想當CEO, 想做人上人的社會,會讓人們的生活苦不堪言,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現在我更理解這些“不思進取”的美國人,甚至有點羨慕,可自己卻做不到象他們一樣??赡茏鳛榈谝淮泼瘢睦镞€是缺乏足夠的安全感吧!但我也看到很多的華人移民,過得悠閑自在,工作不那么拼命,業余時間過得有滋有味。

我覺得一個人如果可以出類拔萃,銳意進取,引領社會發展的潮流當然非常好。但不必人人都去做人上人,如果人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一份喜歡的工作,有一個穩定的生活,不急不燥,內心平和,應該也是一個比較理想的生活狀態吧!你覺得呢?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