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人的溝通行為,很多時候都出于習慣。那些你一不小心脫口而出的話,那些你不經意間的小動作,都是在潛意識的支配下進行的。在二十多歲的年齡,當我們步入成年人的行列,開始進入現實社會,是時候掌握語言表達能力了,因為從20歲開始,我們就不得不為自己的每一句話負責了。而我們的每一句話,極有可能帶來結果,也有可能帶來后果。所以,養成良好的說話習慣,對我們的人生將會有莫大的幫助。
對于如何更高效的表達大致需要注意幾點:
一、不要畏懼與人溝通
人是社會性的動物,每個人都不可能孤立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在人與人打交道過程中,每個人互相溝通,互相理解,這是非常重要的。溝通不僅能化敵為友,掃除事業發展的障礙。更能夠吸收別人的經驗,與時俱進,使自己引領時代的潮流,取得不斷的進步。如果不善于溝通,而是魯莽的自行其是,在生活中必將處處碰壁;只有學會溝通,與周圍的人妥善的溝通協調,才能把生活工作安排得井然有序。其實,溝通并非一件難事,克服溝通中的障礙,你才能從溝通中真正受益。
溝通的障礙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心理的,一種是方式的;對于心理的障礙,主要以我們自身的主動性來解決,我們要主動跟別人溝通交流。對于方式的障礙,謹記一點:傾聽是溝通方法的第一要義。
學會傾聽,能把握對方的意思,贏得對方的尊重,在溝通中是最為重要的。溝通,切忌只顧自己夸夸其談,傾聽更為重要。
我們的人生中,溝通無處不在。我們與每一個人的對話,與父母、朋友、同事、領導的交談,就是在溝通;為了買什么想要的東西,要與商家購買溝通;為了出去和朋友游玩,要與朋友溝通;為了完成一個項目,要與同事溝通;為了自己的工作需求,要與領導溝通等等。善于溝通,你才能面對激烈的競爭,才能化敵為友,取得事業的突破。要想掃除自己的事業發展道路上的障礙,必須學會與友人溝通,更要學會與對手溝通。克服溝通中的障礙,你才能馳騁職場,樹立良好的職場形象,才能充實你的人脈存折。
二、用“我們”代替“我”
在人際交往中,“我”字講得太多并過分強調,會給人突出自我、標榜自我的印象,這會在對方與你之間筑起一道防線,形成障礙,影響別人對你的認同。因此,會說話的人,在語言傳播中,總會避開“我”字,而用“我們”開頭。
一般來說,人們最感興趣的就是談論自己的事情,而對于那些與自己毫無相關的事情,大多數人覺得索然無味,對于你表現最大興趣的事情,常常不僅很難引起別人的同情,而且別人還覺得好笑。
竭力忘記你自己,不要總是談你個人的事情,你的孩子,你的生活。人人喜歡的是自己最熟知的事情,那么在交際上你就可以明白別人的弱點,而盡量去引導別人說他自己的事情,這是使對方高興最好的方法。你以充滿同情和熱誠的心去聽他敘述,你一定會給對方以最佳的印象,并且對方會熱情歡迎你,熱情接待你。
所以,說話時,把“我的”變為“我們的”,可以巧妙拉近雙方距離,使對方更容易接受你和你的話。
三、委婉表達你的意見
在日常交談中,許多人推崇說話直言不諱,但是,生活中,有時需要含蓄、委婉一些,才能使表達效果更佳。就好比直道跑好馬,曲徑能通幽,其實各有好處。委婉實際上可以說是一種修辭手法,即在講話時不直陳本意,而是用委婉之詞加以烘托或暗示,讓人思而得其意。
委婉表達自己對一個事物或一件事情的看法并不是虛偽的表示,而代表著自己對對方的尊重。我們頭腦中的想法很多,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但當我們說出來的時候,盡量要給對方留足面子。
在生活中,要想把話說到別人心坎里去,首先要愛護人的自尊心,這就需要理解人們的合理需要。
與人相處,若能凡事多為他人著想,多給別人留一些余地、一些包容、一些方便,少一份拒絕、少一點難堪,必能贏得別人的友愛。如果你能夠運用委婉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或者要求,你的交際生活必定更加輕松愉快,喜歡你的人越多,人自然就積累起來了。
四、有些話不要“脫口而出”
一般來說,脫口而出的話是來自潛意識的,它往往源于我們內心真實的想法。但是我們已經知道了,有時候虛偽比真誠更重要,并不是任何時候都非要說實話不可的。
假如任何時候,你都讓想說的話“脫口而出”,會有什么結果呢?那些口無遮攔的話,極有可能像一把利劍傷人傷己。
現實生活中,許多因詞不達意、語言尖刻抑或“刀子嘴豆腐心”而惹人生厭者比比皆是。正所謂“片言之誤,可以啟萬口之譏”。激昂慷慨,言人所不敢言,對方自會發生辛辣的反應;陳義晦澀,言辭拙訥,對方自會發生苦澀反應;一味訴苦,到處乞憐,對方自會發生寒酸反應;好放冷箭,傷人為愉,傷人越甚,越以為快,對方自會發生創痛的反應。
所以在我們年少時,就應該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動不動就出口傷人。為別人留一扇窗,也能讓自己看到更燦爛的陽光。
五、不要吝惜給別人贊美
我們需要那些批評的聲音來糾正我們的不足,同樣,也不能沒有贊美之聲。如果我們總是以一種嚴苛的態度去批評他人,輕則心理產生隔閡,重則導致一個人變得自卑,整日郁郁寡歡,一蹶不振,認為自己一無是處。
可是,試問這世上有誰是完美的?所以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去束縛、要求、苛責他人。而且,在別人自怨自艾的時候,給予正確引導、鼓勵,會讓她重樹自信心,發現自己不是毫無可取之處也是有閃光點的。人有自信心就會變開朗、樂觀,散發出強大的活力。
所以,不要吝惜你的贊美之詞。多一點贊美之詞,少一點批評的聲音,這世界會更美好和諧。
贊美是一種行之有效的交往技巧,它能夠有效地拉近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使彼此迅速地產生溝通的愿望。美國有一位心理學家指出:“渴望被人賞識是人最基本的天性。”既然渴望贊美是人的一種天性,那我們在工作中就應學習和掌握好這一智慧。學會贊美會讓你大受歡迎,這無疑對你以后的職場發展大有好處。
贊美于別人是一種信任、賞識、鼓勵和鞭策,于自己則是一種良好的交際手段,你會因為對別人的贊美,而成為一個受別人歡迎和尊敬的人。一句贊美的話,往往會讓陰霾的天空充滿陽光,讓冰凍的心田如沐春風,讓處在黑暗中的人看到希望,讓奔跑中的人更加奮發進取。誠摯的贊美是許多成功者處世為人的一大法寶,既然如此,那么你又何必吝惜自己的贊美呢?
當然,除了掌握這些,如果你能用幽默的方式來表達你的意見,,那就再好不過了。但是真正能做到恰到好處的幽默是一門技術,需要擁有廣闊的知識面和高尚的情趣以及樂觀的信念;對于目前的我們來說還有很長一段距離需要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