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本書,一杯茶,一首曲,生活如此美好。才不像荒蕪的城,也不是孤獨的詩。不曾知曉禪意,但卻深愛山明水秀的足跡。詩意如此心動。
手捧書,無暇顧及思緒紛飛。翻開書頁,時光燦爛,我愛著如水的歲月,和這書卷的年華,縱是滄桑,依舊安然無恙。
故事源頭發生在煙雨多情的江南,黛瓦粉墻,亭臺水榭,青石板街唯你讓人著迷,回眸一笑實在令人難以忘記。攀著記憶的繩索,我仿佛游回了曾經到過的地方,可是那些清瘦的記憶不足以讓我感覺踏實,看完這本書之后我才感同身受于青石小巷的煙雨江南。那里有恍然如夢的萬千樓臺,和在集于一身的萬千寵愛,以及我那難以言表的夢里情懷。我愿醉在這溫柔鄉從此不愿醒。
她是出淤泥而不染的青蓮,神秘幽香,清澈透明,后來我便更愛“留的得殘荷聽雨聲”的詩句了,無限遐想和思忖。她是才華橫溢的女子,她的身世真讓人羨慕不已,但是從小也經歷著家庭不和的悲哀,讓她內心逐漸成熟強大起來。我常說,家庭背景和父母的性格真的對子女的成長起著近乎決定性作用,譬如林徽因從小到大的成長環境。學富五車的父親影響著她,知識淵博的姑姑母是她的發蒙老師,種種影響,為她日后的才華做了鋪墊。
誰都忘不了那段徐林的康橋之戀,那個讓她一生懷念的愛情。如果沒有這段相戀,也就沒有?再別康橋?。這樣的故事情節讓人向往,但是每個人臉上難免會有欲蓋彌彰的悲傷。因為我們都心知肚明這對才子佳人最終未能修成正果,悲嘆一陣陣來襲……我不曾有這樣浪漫的愛情故事,不曾遇到如此完美的男人,現在的我,多想能找一個可以一起分享激情和心意相通的人!
再后來,林徽因選擇了與梁思成共度風雨人生,相比于花前月下的爛漫,她選擇了現實主義的柴米油鹽醬醋茶。詩歌和建筑事業都是她的最愛,但是在她看來,詩歌可能只適合陶冶情操,而真正能夠讓自己存活長久的是能夠與梁思成風雨同舟的建筑事業。所以悲情男子徐志摩未得芳心,卻也偶喪命,讓人扼腕嘆息!所以說林徽因是個現實主義的女子。在現代社會,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社會的現實不容許我們做出錯誤的選擇,一個文學愛好者,可能會成為一個自由撰稿人,一邊做著養活自己而并不熱愛的工作,一邊靠著寫稿來延續自己的愛好。如果當下一切只為寫作,可能短期尚可,若是長期在沒有背景沒有“關系”的情況下,也許會舉步維艱,即使你才華橫溢。可是現在才子佳人太多,“關系”太重要。現實總是這樣逼迫我們不得不為自己的興趣愛好付出代價。
林徽因活得坦蕩而樂觀,堅定而執著,所以她的生命波瀾不驚,詩意又真實。縱然到了中年為了工作顛沛流離,也能坦然面對現實。那是一顆怎樣堅定的心,才能在經歷風雨之后還能巋然不動?那是一顆怎樣執著的心,才能憑借熱愛和責任心還要在病床上繼續工作與寫作?那是一顆怎樣淡然的心才會在一個春風沉醉的夜晚安然離去?
林徽因這個女子,讓徐志摩深愛一生,讓梁思成寵愛一生,卻讓金岳霖守候了一生。然而在她離世之后,一直呵護她、說好不離不棄的梁思成卻也另娶妻作伴,而那個未曾擁有她的金岳霖,卻孤獨寂寞了一生。悲痛欲絕又無可奈何!
愛林徽因,如同愛人間四月天。似溫婉的清風徐徐吹拂行人的臉龐,愜意到沉醉。
你是月圓
你是白蓮
是愛,是暖
你是人間四月天
不溫不火,不卑不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