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物質化功利化的影響,傳統文化逐漸沒落,我們漸漸談忘了傳統的禮儀教養,漸漸地與傳統文化背道而行。在我個人在學習傳統文化《幸福女學》之前,也有想過:古時候的男尊女卑、三從四德未免是太傳統落后的思想吧?覺得這是對女性的一個歧視和壓迫,學習了之后才知道,原來這都是在教育廣大女性如何做一個好女人,如何獲得幸福美滿的生活。
學習了才知道原來有這樣的四種德學:
1、女德:幽閑貞靜。守節整齊。行己有恥。動靜有法。是謂女德。
2、婦言:擇辭而說。不道惡語。時然后言。不厭于人。是謂婦言。
3、婦容:盥浣塵穢。服飾鮮潔。沐浴以時。身不詬辱。是謂婦言。
4、婦功:專心紡績。不好戲笑。潔齊酒食。以供賓客。是謂婦功。
在《教女遺規》里寫道:有賢女然后有賢婦,有賢婦然后有賢母,有賢母然后有賢子孫。女人需要做好自己的每個角色:1.姑娘 2.媳婦 3.老太太。
《大學》“德者,本也;財者末也”沒有學習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德呀、本呀、又財啊、末啊!覺得呢,這就是古代文人賣弄知識的一種“之乎者也”罷了!
女四助(助夫):孝、德、業、道
女四德:德、言、容、功
女八德:孝、順、和、睦、慈、良、貞、靜
三從:1.性從天理 2.心從道理 3.身盡情理
三從:1.在家要從父母 2.出嫁要從夫 3.夫死從子
女四本:1.上孝公婆 2.中合妯娌 3.下教子女 4.助夫成德
女人的生命之根:
1.生養的父母
2.嫁接之根(公婆和公婆的祖先)
三塊肥田:
1.福田(有影響力的,通過我幫助他可以幫助影響更多的人)
2.恩田(曾經幫助過我的人:父母、老師、恩人等)
3.悲田(危難中的人,生重病的、或乞丐)
對啊,學習從姑娘道開始就要知道如何做好個姑娘,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在姑娘成長的每個階段要如何去做得更好。姑娘做好了才懂得做媳婦,能做個好媳婦才能做個好母親好婆婆并興旺家族子孫后代!
現在有很多人會懷疑,甚至會鄙視過去的東西,認為是舊有的、無用的。是的,我在學習之前,也是有過差不多的懷疑。學習了才有體會,對這些過去留下來的傳統,我們仔細冷靜地去思考一下:不論我們所處的什么樣角色,言語、德性、禮節、威儀對于每一個人是不是都至關重要?乃至家庭也如此。
老師在給大家講到尊敬對待長輩、父母的態度、言語時,講到《弟子規》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我的第一反應就是――空白。因為,自小就是留守兒童,是爺爺奶奶帶大的,當時就沒什么感觸。老師繼續講,我只看著老師發呆,因為我沒有感覺啊!然后,聽老師再繼續講生命之樹,要種恩田要連根養根,根深葉茂。父母、爺爺奶奶及祖宗就是樹根,我們好比是樹干或是果子葉子。假如,樹干或果子葉子與根是斷了連接的,就無法吸收營養,這棵樹將會枯萎、果子長不好,葉子也會脫落。孝,就是生命之根,孝了一切都順了。一切的不好、一切的不順,皆因缺孝道。
現在大家都為了工作、生計奔波,學生時代又是為考取好成績努力著,不管在什么時候都是苦、累、煩、忙啊!一直為了外在的忙碌著而忽略了身邊的親人。在工作中,我們與領導、同事、朋友接觸的還多,對待他人比對待家人的態度還好。《孝經》里說到:不愛其親而愛他人者,謂之悖德;不敬其親而敬他人者,謂之悖理.不敬愛自己的父母卻去敬愛別人的行為,叫做違背道德;不尊敬自己的父母而尊敬別人的行為,叫做違背禮法。就是說對自己親人還不如對外人好的人,這種行為是與道德倫理背道而馳的。諸事不順因不孝,雖然能一時得志能富貴但難平安。離孝人倫難周全,不孝父母者不與之交友。縱有博學多才多藝也是有才無德。
以前完全沒有學習過這些啊,有時老師講的我還聽不太明白,就記錄好筆記回來再反復多看。短短的幾天學習,越學習越有體會,回想起對父母的態度,因為一直都沒怎么一起生活過,只有過年時才回家一次,一次也就那么幾天而且還不怎么說得上話,父母就好像應酬那樣的接待親戚、朋友。對我說要認真學習做事的時候我是不怎么搭理的,做錯事說我了也不怎么聽,有時還會頂嘴。甚至就是覺得太煩人了,對抗著不理他們。現在才知道這是多么的不孝的,心里沒有一點的感恩和感激,真沒有一點敬畏心。還跟小伙伴的父母作比較,別人的父母多好多好。當父母吵架鬧矛盾的時候,他們要是在我面前吵架,我會很討厭他們。覺得平日里不見面就那樣安靜的多好,那么久回家一次就把家里吵得不得安寧。心里就對他們產生了排斥、覺得他們不是我的好父母、自身都做不好更不配來管教我。偶爾回家一次母親就對我那么嚴厲,印象里好像都不知道母親的笑臉是怎么樣的,好像都沒見她在我們面前笑過。而父親則是什么也不管不問的那種。有時我會想:這到底是不是我親生父母啊?所以,他們再說我什么不好或是要我提升學習成績時,說是要為我好時。我要么不理,要么就會說,您憑什么資格說我?自己都沒本事做好還假好心?您那么好那么能干還好成這樣?想要我復制成您們這樣子嗎?這些話真的很傷父母心。甚至在心里種下了對父母非常不孝的種子。對母親總覺得反感,愛拿別人比較,只講空話要求別人自己又做不到,愛發火罵人一罵就是祖宗十八代都給罵一通的霸道,又話多的話嘮,說話很難講個中心。父親就不太愛說話,有事也無主張,就覺得他很懦弱,不像一個男人,還會瞧不起父親。
通過學習,讓我找到了問題的根源,看到了自己的盲點。這樣的大不孝又談何要收獲幸福和成功呢?不孝直接的影響個人的身體健康、事業財運、親密感情等等的不順。所以,我現在才明白,出來工作那么久的起起落落,甚至交錯友,這些都是因為自己的不孝。天道,只是因其材而順其自然。因為是自己這樣的無知不孝,所以有再多的不好都只能自己接受了。正是因為對父母感情的連接不好,而產生金錢匱乏感。通過學習才深深體會到,金錢只是一個象征。有愛,就有一切,如果只執著于金錢,不要愛的流動,那么將什么也得不到。學習才深刻理解到:家和愛才是最重要的,金錢只是副產品。看不起父母親,把自己放在比父母親還更高的位置上,就會領受不到能量的流動,金錢之河流也會阻塞。匱乏感會使人想抓取別的東西,越抓越得不到。只有愛的呼喚,才能承接來自父母親、宇宙的能量。
正如老師說的:沒有叛逆期,都是自己的問題,這都是給自己找借口。假如,心中有他人,有愛有恭敬心,懂得感恩就不會有怨恨、我行我素,這是孝道有虧,逆道而行,德行不夠。是的,在學習之前我全反了,父母即使有錯,我也不能題解。不管怎么樣總覺得自己有理,覺得自己是對的。當老師說到:孝道是一切美好愿望的根,它能生發出一切,能圓滿我們所有的愿望。聽到這里,我的眼淚不禁的一直流個不停。時至今日一切的不順,皆因孝道有虧。老師在臺上一邊講,我就在臺下一邊哭。紙巾擦完了一張又一張。老師又說,在《弟子規》里大家能做一句,孝道就做一分,落實兩條,就做了兩分,《弟子規》圓滿的落實了,孝道就做得很圓滿。
在學習結束后,在家里我每天堅持誦讀《女誡》。同時認真看《弟子規》理解內容并落實。愛心是生命的營養,感恩是生命的能量。幸福人生三寶:1.看好處 2.認不是 3.不怨人。當我明白了這些道理,真誠的認識自己的錯,并向父母、爺爺奶奶、祖宗懺悔認錯之后,感覺整個人都特別的輕松!
孝敬父母要孝其身、心、志。我們家族這棵大樹要想繁茂,一定要關愛大樹的根,讓根得水,根好了,樹干才好。要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祖上有德,讓我有機會學習到傳統文化《幸福女學》,感恩朱氏堂上列祖列宗、感恩明誠、感恩吳媽媽、感恩所有的老師及默默付出的義工學長們。我發愿要做一個德行匹配的好女人,為將來培育好祖國的接班人做好準備。我愿意學習傳統文化知識,感恩盡孝,好好做女人,用心經營自己幸福的人生。播種幸福,和諧社會,傳承女學。同愿同行,感恩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