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不大,是我喜歡的那種,低調而不失優雅,恬靜中透著靈氣。生活在小城會有種時間變慢,甚至停滯的感覺。
小城地處嶺南,省城以北,雖隸屬省城管轄,但離省城尚有幾十公里,因此小城人從不認為自己是省城的人,他們更喜歡以鄉下人自居,有人稱他們為省城人時,他們多半會一本正經或半開玩笑地糾正。
小城實在太小,免不了一些外來客說小城不像小城,倒像個小鎮,小城的人并不生氣,因為在小城人眼里,小城從來不是小城,小城只是他們心中的一個小鎮,或者比小鎮還小的一個小山村。
小城人口不多,街道不甚繁華,總共也不過三縱三橫的幾條道路,但街道兩側總是綠樹成蔭,種滿了高大蔭涼的榕樹,道路中間或旁邊栽種了各種各樣的四季鮮花,諸如火紅的三角梅、爭奇斗艷的杜鵑,還有四季飄香的桂花樹。小城的街道極干凈,每條街道都可看到穿著工作服的環衛工人在將落葉掃除,再加上小城人幾乎沒有亂扔垃圾的習慣,在街道上幾乎看不到一點垃圾,甚至連灰塵都極少,以至于小城的鞋油銷量幾乎為零,因為確實不需要擦鞋。
小城的森林覆蓋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常年鳥語花香,空氣新鮮,這是小城人為之驕傲的主要原因之一,據小城環保局的總工程師說小城的PM2.5從不會超過50。每每小城人去了省城回來總要感嘆,說到省城的堵車,說到省城污染,說聞到省城大馬路上的汽車廢所氣味都要吐了,即使在省城送我一套房子我也不去。我們這里多好,山青水秀,一點污染都沒有,也從不會堵車,要到小城任何一處飯店吃吃飯,最多十分鐘五分鐘的路就足夠了,這小城人頗為自豪的地方。
小城一年四季鮮花飄香,滿山遍野隨處可見的梅花,是小城的一大特點,不用花錢買門票,隨走隨看,有些地方星星點點,有些地方鋪天蓋地,讓你如醉如癡!如夢如幻!省府著名景色之一“流溪飄雪”便是說的小城流溪河源頭的梅花。還有深山里獨有的高山杜鵑,到了杜鵑花盛開的季節,總有不少城里喜歡戶外運動或者登山愛好者跑到小城的山里專門來看高山杜鵑,為了吸引游客,小城更是建了諸如玫瑰園、櫻花園等很多人造景觀,但小城人總是很不屑地說,那些園子的花是給你們省城里的人看稀罕的,我們只看漫山遍野的山花和野花。
小城不像小城,更像個小鎮,甚至更像一個村子,一個小區里的人幾乎互相都認識,不像省城的小區,連對門都老死不相往來,大人吃完晚飯,下樓互相打招呼,小朋友各家串門忙著找小伙伴玩,老人們安逸地坐在小區樓下,或者河邊,喝著功夫茶,下棋聊天。哪家做了好吃的東西,就打發小孩端了去,送給隔壁的阿婆或者是樓下正在上小學的小妹,完全是記憶中山村的感覺。
成年人吃了飯四平八穩地慢慢散步,在河邊或者在小區樓下,三五成群地東家長西家短地聊天,諸如某某的仔娶了某某家的女兒,婚宴擺了幾十桌,連市長都來參加了呢!某某昨天在流溪河里釣了一條十幾斤重的草魚,十幾個人都沒吃完!某某單位又分來了幾個年輕人,聽說都是帥哥靚女,有一個聽說還是北京某名牌大學畢業的研究生呢!這些都成了小城人茶余飯后的談資。
小城的生活節奏極慢,你經常會看到兩輛汽車在小城不寬的路中間停下,互相聊天問候,后面的車卻并不著急,笑瞇瞇地也停下車,也不按喇叭,玩玩手機,耐心地等著他們聊完天、打完招呼,這才開車繼續走。小城的街道隨處都可以停車,如果說停車擋了別人的路,那被擋了路的也不惱火,只是掉轉車頭,換個方向再走,因為小城的道路四通八達,隨你怎么走都可以走到目的地。如果你聽到后面的車在按喇叭,不用看車牌就知道一定是外地來小城的汽車了。
小城的人似乎互相都認識,如果要去什么單位公司辦事,必定要找個認識的的人,即使沒有認識的,也要找同事朋友介紹一個,小城的人辦個事連個認識的人都沒有,似乎讓人覺得很沒面子,方便不方便倒放在其次了。
小城的飯店不多,每每小城的人去到飯店吃飯,一定會遇到很多認識的同事或者朋友,大家邊吃邊大聲地打招呼、聊天,呼朋喚友,好像在自己家里般地愜意,如果碰巧一次去吃飯沒有碰到認識的人,看著別人“大佬”“細佬”地高聲招呼,自己倒好像先矮了三分!
小城人看到省城里的人到了假期一群群地來到小城的農莊去吃農家菜,總是很不屑,農莊能吃到真正的農家菜嗎?那都是騙你們省城人的,小城人要吃農家菜,一定要帶上三五好友跑到大山深處僻靜的山村或者野山塘,找些山貨、野味,挖些野菜,釣幾條純野生的草魚、塘虱,倒上一壺用農家自釀的土炮精心泡制的青梅酒、楊梅酒,喝個一醉方休。
秋風一起,就到了小城制做臘味的好時節,小城人素有腌制臘味的風俗,小城人過去一直是堅持自己制做臘味,家家戶戶的房前屋后都掛滿了色彩誘人,香氣撲鼻的各種臘味,不但自己吃,也拿來送給由別的地方搬來不會制做臘味的外地朋友,或者送給住在省城的親朋好友。
現在生活節奏變快,雖然大多數家庭已不自己制做臘味,但小城人依然改不了秋冬愛吃臘味的習慣,小城鄉下山間布滿了大大小小的臘味曬場,每到冬季,就到了制做傳統廣式臘味的黃金時期,與四川湖南臘肉不同,小城的臘味含鹽更低,不用熏制,口感相當好,臘肉、臘腸、臘豬頭、臘鴨、甚至還有小城特色的臘小鳥和臘田鼠!形形色色,目不暇接,你看在眼里定會垂涎欲滴。
小城盛產各種水果,是嶺南有名的水果之鄉,龍眼、荔枝、芒果、楊梅、青梅、火龍果、蜜桔、橙子、枇杷……各色水果琳瑯滿目、五顏六色、目不暇接。不管什么季節,總讓省城和外地過來的觀光客吃個肚兒圓,并且裝滿了汽車的尾箱,滿載而歸,在小城生活,你幾乎不用買時令水果,只要在小城住了三五年,到了各種水果季節,你就會發現總有朋友將各種時令水果給你送過來,讓你吃都吃不過來,以至于你在小城生活了多年,多半已忘記了時令的龍眼和荔枝的價格。
小城氣候宜人,雖地處嶺南,但既沒有沿海地區讓人無法忍受的潮濕天氣,也沒有內陸地區夏季的炎熱,大部分時間都溫暖如春,一年四季溫暖的空氣中飄蕩著花香和果香,以及從北邊大山深處飄來的森林的氣息!
小城的民風純樸,社會治安極好,很少有重大刑事案件發生,連一般治安案件也很少發生,弄得一個從刑警學院畢業的大學生到小城工作了幾件,競辭職而去,理由居然是小城的治安太好,使他的專業知識無法發揮,工作沒有挑戰性!
小城前幾年的房價極低,讓小城人可以從容地生活,不必像省城人一樣,承受巨大的購房壓力,個個成了房奴。加上小城人對生活的要求不會太高,也不會去追求離自己距離甚遠的奢華生活,因此才有了讓人羨慕的悠閑生活。
小城人很善良也很寬厚,性格豪爽,他們對外來的有錢人不羨慕,對處在小城生活底層的打工者不排斥,總是很包容地對待各個階層的南來北往的新老客家人。遇到初來乍到的人總是很耐心地幫助他們地適應小城的生活,外來的新客家人便很容易融入到小城人的生活圈子,很多到小城做生意或者工作的人不久便和本地人結成好友,打成一片。學會和本地人一起喝功夫茶、喝本地米酒、去流溪河釣魚、去綠道騎自行車、去山里采摘野味,有些本來的過客住了段時間竟也離不開小城了,先是隔三差五地來住住,后來便下了決心,在小城買了房,安了家,落了戶,成了小城的一員。
小城的生活雖然節奏很慢,但并不象成都那樣全民癡迷于打牌喝酒,小城人有豐富的假日生活,每到節假日,老家在附近的小城人紛紛拖兒帶女、呼朋喚友到深山老家,與老人孩子共享天倫之樂,到了山里挖竹筍、野菜、采摘龍眼、荔枝、楊梅、桔子等各色水果,到了晚上酒足飯飽的時候,車上拉著山里的各種特產,滿載而歸,第二天免不了送給三五同事好友嘗嘗鮮,或者帶去單位公司與同事一起品嘗,于是小城人的自豪便愈加強烈了。
沒有老家可去的人也不寂寞,他們去流溪河釣魚、去深山做戶外運動、到綠道騎自行車、去朋友家的果園采摘時令的鮮果或是帶上親朋好友進山游玩。
小城的旅游景點甚多,多到有些景點甚至很多本地人都不知道,但一般有朋友遠道而來,像石門森林公園、流溪河森林公園以及溪頭村定是必去的地方,以至于經常有小城人感嘆,今年石門森林公園我已經陪親朋好友去了五六次了!當然你可以聽出來小城人的無奈中透著驕傲,因為小城人的好客在省城是出了名的。
至于小城的溫泉那就更不用說了!
八年前三十多歲的我,帶著三歲的妞妞來到小城,帶著夢想,帶著對未來的希望,眼看著當年的小鎮一天天日漸繁華,身邊的流溪河水卻依然同八年前一樣不急不燥地平緩流淌著。
如今眼角悄然爬上了皺紋,小城既沒有讓我失去當年的希望,也沒有讓我的夢想破滅,但小城和小城人教會了我從容地生活,小城給了我一份恬靜和寬容的處事態度。
小城雖小,小城卻是我的小城,我的家在這里,這里有我的妻子、我的女兒、我的朋友、我的全部生活。
這就是我的小城。(昆侖聽雪原創, 歡迎轉載,宣傳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