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人,因為吃河豚魚而丟了自己的性命,變成了“貪吃鬼”。這小小的一條魚,威力究竟為何這么大?
圖片發自簡書App
河豚,俗稱“氣泡魚”、“吹肚魚”,是暖溫帶及熱帶近海底層魚類,當遇到外敵,腹腔氣囊迅速膨脹,使整個身體呈球狀浮上水面,同時皮膚上的小刺豎起,借以自衛。
河豚的肉質鮮美,不少人涎于它的美味,就鋌而走險,當然也有很多人是因為無知。
圖片發自簡書App
但是他們卻沒想到,河豚卻是一個“大毒梟”,河豚毒素是自然界中所發現的毒性最大的神經毒素之一,其毒性比劇毒的氰化鈉還要高1250多倍,0.5mg即可致人于死命。
河豚毒素發病急,潛伏期為0.5-3小時。先是感覺手指,口唇,舌尖麻木或有刺痛感,然后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道癥狀,并伴有四肢無力,口唇,舌尖及四只麻痹,甚至成癱瘓狀。嚴重者直接瞳孔散大,藥物不清,血壓體溫下降,繼而呼吸困難,最后衰竭導致死亡。
河豚的卵巢和肝臟毒性最強,其次是腎臟,血液,眼睛和皮膚。有人就會說了。我只要把這些有毒的地方去掉就可以啦。非也,非也。河豚魚在死后,它的毒素也會滲入肌肉,使本來無毒的肌肉也變得有毒了。并且每年在2-5月的生殖產卵期,毒性最強。
圖片發自簡書App
所以,你真要品嘗的話,必須要由專業人士嚴格按規定操作程序操作。如果是你自己釣上來的,請千萬交給正規部門處理。如果你發現有人非法販賣河豚,請向有關部門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