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通過網上的一位朋友,從他那搞到一套價值3500元的互聯網營銷實戰課程,相比網上的一些同等級的課程,其含金量高不可同日而語!
那么,在當今資料滿天飛,教程遍地跑的時代里,我為什么如此推這個課程呢?在我看來值得我如此推崇的原因就是:
科學系統,學完能用,實操性特強!
真的有這么牛逼么?是騾子是馬,咱拉出來溜溜。
在我看來,它最牛逼的一點就是提出了以下五個全新的概念,系統地刷新了我對互聯網營銷的概念!
有效流量
什么是有效流量?
之前在營銷行業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話叫做“流量為王”,閱讀量高,轉發量大營銷!
真的是這樣么?我們來看一個例子:我們做了AB兩份營銷方案!A方案投放市場后獲得了1萬次的閱讀,共有2個用戶通過A方案的渠道達成付費;B方案投放市場后獲得了100次的閱讀,共有10個用戶通過B方案的渠道達成付費!
那么我們如何定位AB兩種營銷方案,哪個更好呢?
按閱讀量來說,A相對來說是更好的營銷方案啊,那么這種“好”的營銷方案,作為一個公司,企業,真的要的就是這些么?公司需要的是什么?毫無疑問,是轉化,是到底有多少用戶付費,有多少利潤,是以最終結果為導向的!
有效流量指的就是那些購買,使用,分享我們產品的人,以及那些潛在用戶!這樣一來有效流量就直接與轉化掛鉤,只有以有效流量為導向,公司才能避免生活在自嗨的溫水里,才能實現真正的盈利!在AB兩個營銷方案中,B方案的有效流量顯然大于A方案!
營銷五環
這里把整個營銷環節分為了五個環節,分別是:用戶調查——內容制作——投放渠道——數據反饋——調整優化!
在整個營銷環節中他把這五個環節所占的時間比重這樣分配:
1.用戶調查 ?30%
2.內容制作 ?20%
3.投放渠道 ?10%
4.數據反饋 ?30%
5.調整優化 ? 10%
通過這個比重對比我們就可以看出,用戶調查,數據反饋所占的比重最大!在我的認知觀念里,我們做營銷最后不就是要最終文案么應該多花時間一起腦暴創意,把文案寫好啊!這里我就犯了一個非常常見營銷錯誤——自嗨!
在做營銷的時候,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是:用戶到底需要什么?用戶的購買點到底在哪里?而不是自我陶醉地去寫一些"看起來不錯"的文案!我們所做的一切工作包括內容制作,投放渠道,調整優化等環節的實施,都必須依靠我們用戶的需求所以了解我們的用戶就變得非常重要。而數據反饋則是驗證有效流量最好的方式,通過反饋我們才能看見自己的問題,優勢!
因此,總得來說這兩個環節的加入,就使的我們的決策有理有據,顯得非常科學化,而不是憑猜測在做營銷!
(至于其他三個環節,與我們多數使用的方法類似,不再累述!)
總得來說,通過以有效流量為導向,線性排布以五環,整個營銷的系統就很清晰的顯現出來了!(關于這個課程更多的內容,與你下次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