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中國史綱之辛亥革命

? ? ? 在前面的文章里面我們講到二十世紀中國發生了三次歷史性的變化,今天我們開始講述第一件歷史性劇變,它便是一舉推翻了清朝政府、結束了幾千年來君主專制制度的辛亥革命。

? ? ? 一般來說在人們總是希望用溫和的方式進行變革,革命意味著通過以暴力的方式打破原先舊有的社會秩序,意味著更多的人流血犧牲,而要沖破這樣的束縛和禁錮是很難很難的。

? ? ? 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面對帝國主義的壓迫和侵占,同時面對清政府的腐敗無能,再加上一系列自強圖存的運動的失敗導致民族意識的覺醒,越來越多的事實最后得出的結論便是:不推翻這個腐敗的賣國政府,中國是一點希望也沒有了。但是只是單純的依靠民族的覺醒還不足以引導一場徹底的社會變革的發生。當時跟隨著社會經濟變化還伴隨著新的社會力量的成長。他們分別是民族工商業的興起,民族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隊伍迅速壯大,另一個是近代知識分子群的形成,由此新的政治觀念和意識形態相應的產生出來。最終四川保路運動成為辛亥革命的導火索。

? ? ? 而中國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革命,是從孫中山開始的。我們著重介紹一下偉大的革命領袖:孫中山先生。孫中山出生于一個貧苦農民家庭,可是從少年時代開始就隨著已成為華僑農場主的哥哥長期生活在海外。十二歲以后,在海外的夏威夷群島和香港,系統受過十多年近代化的教育。后來,他進入香港大學醫學院進行學習,之后在澳門鏡湖醫院當醫生,開設藥局。因此他在社會上享有一定的名聲和地位,而先進的思想由其主導便具備了天然的優越性。有了領導人物,便需要組織的成立為依托,革命力量進一步集結的最重要標志便是1905年8月20日中國同盟會的成立。同盟會提出了一個比價完備的民族民主革命綱領,他以嶄新的姿態和面貌開始邁入中國歷史的舞臺。有了組織,同時有了軍隊,隨著革命形勢的變化,最終以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為起點,形成了全國性的大起義,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在接受優待條件后宣布退位,宣告統治了中國兩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結束。

? ? ? 最后我們總結一下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敗。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統治,推翻了君主專制制度,建立共和政體,這是中國歷史上破天荒的大事,他在思想上得了一次大解放,從此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舊中國封建制度從此一去不復返。但是同時因為他缺乏一個能夠提出明確科學的綱領,能夠發動并依靠全國大多數的民眾、組織嚴密的革命政黨的領導是其失敗的根本原因。

? ? ? 二十世紀只是剛剛開始,辛亥革命無疑跨出了很大的一步,但等待著中國人要走的路依然很漫長。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