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男人的心靈成長史

周國平的書,之前讀過好幾本,比如《安靜》《愛與孤獨》《守望的距離》。他的文字很細膩,情感直率,文采和哲思結合得相當完美。當年校園流傳的一句很廣的話就是,男生不可不讀王小波,女生不可不讀周國平。我也是在那樣的氛圍下,讀了他的一些作品。但對于最近才接觸的這本《歲月與性情----一個男人的心靈成長》,我似乎更偏愛些。作者在自序里也明確地提到,在名人作秀成風的時代,我出這本書,絕對不是作秀。我抱持著一種認真的態度,要求自己認真的誠實。我畢竟還活在這個世上,與這個世界有千思萬縷的聯系,事實上,我不可能全部說真話,只能說出部分真話,我對自己的要求是,凡是說的,一定是真話,決不說假話,對不可說的,則保持沉默。單從這一點講,這本書就具備了它本身的可讀性。

全書分四個部分,依次是作者的童年和少年時期、大學時期、畢業后在農村鍛煉和工作時期、回到北京讀研究生和從事哲學研究工作的時期。雖然我知道,一個人童年發生的事情,對本人性格的形成起很大的作用,但我的閱讀重點,仍然是在作者的青年時期和后面對哲學研究的部分,可能在我看來,這些內容更接近現實的生活,更容易被我理解和接受,產生共鳴。像一句話說的,我們很多時候,不是在讀書,而是在讀自己。

周國平在書中寫到,在整個大學時期,對他影響最大的,不是老師,不是課程,而是他的朋友郭世英(郭沫若的兒子)。他不只影響了他的青春時期,甚至影響了他整整一生,包括一生對于哲學的追求,也是在當時郭世英的影響下奠基的。作者在書中,用很大的篇幅,用深情而傷感的筆墨回憶了與郭的相處相知相惜的深厚友誼,讀來令人潸然。不幸的是,郭仍難逃厄運,在悲憤中自殺了。那樣噴薄的才情,那樣芳碧的年華,那樣真摯的情誼,都隨之消逝,以至于在其后的很多很多年,作者都不能從這樣的陰影里走出來,他在書中真切描繪當時的情形:我一直不能接受世英已死的這個事實,無數次地夢見他。每次夢見他,他都仍然生龍活虎,于是我對自己說,原來他還活著,可是只要這么一想,我就立即看出他已是一個死者。我仍然會做這樣的夢,這一生,我夢見的最多的人就是郭世英。很平淡的句子,字字都能讀出思念和哀傷的眼淚。

北大學業結束后,周國平被安排至農村鍛煉,一去便是十年左右。這十年間,他由青澀的學子,變成了一個小縣城的公務員,在閉塞的環境中,他苦悶過,焦慮過,但這一切都沒有讓他放棄學習和工作,沒有放棄那種發自內心的對知識渴望的本能。他在日記中這樣寫道:即使一輩子受冷落,我也寧愿作一個默默無聞但有真才實學的人,而決不做一個不學無術沽名釣譽之徒。當然,若問我作出了什么成績,也實在的可憐,在那樣的環境中,我所能做的,不過是盡量找書來讀和寫點東西罷了。當時的作者三十歲,在廣西一個資源貧乏的小縣城里。第二年,作者參加研究生招考,考回北京。從此生活展開了另一張畫卷。

周國平第一次的婚姻,是迫于社會和自己的壓力,倉促結合,愛情的成分較少,以至于后來,作者回北京后,很快便分道揚鏢。第二任妻子,是作者的初戀。愛情長跑八年,終于結婚,但無奈命運弄人,他們第一個孩子妞妞不幸因病離世,這對夫妻兩人的打擊都非常大,然后,婚姻也很快的解體了?,F在的婚姻,妻子小他二十二歲。在經歷了如此多的情感和坎坷后,他這樣總結到,我已經完全明白,風流和愛情事實上是不可兼得的,那些想兼得的人,是沒有一個不以失敗而告終的,因而我作出了堅定的選擇。我寧愿與走近我的每一個可愛女子保持安全的距離,以友誼的方式享受女性的溫馨。我確實感到,只愛一個人,同時保留其余一切可能性而不去實現其中的任何一種,這是我與異性之間能夠具有的最佳格局。我為作者的坦蕩和誠實擊掌,更愿將這句話,與身邊所有的朋友分享。

周國平的這一生,在平淡中具有一種傳奇的魅力。他一直都在堅持學習,堅持閱讀,堅持工作,無論順境還是逆境,無論平穩還是波折。這為他以后的哲學研究,奠定了非常扎實的基礎,他始終以一個有豐富內心生活和有真才實學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他是中國第一位引進尼采思想的學者,他那本《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中國人,被香港評為80年代影響中國最大的三十本書之一。而在其后的歲月了,他更是筆耕不輟,著作等身。讓原來可能灰色的人生,綻放出了不一樣的光芒。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當生活失去希望,該怎么辦?
    景塵閱讀 76評論 0 0
  • 孤獨與生俱來! 安全感: 而人的不安全感則來自自己無法掌控的事情或另一半。比如,你不能掌控戀人百分百對你忠誠不出軌...
    destiny瑜兒閱讀 311評論 0 1
  • 我們都曾幻想過,有這么一次旅行,在人海茫茫的大街上,在潮來潮往的酒吧里,在昏暗寂寥的路燈下,在飛速馳騁的列車中,遇...
    最后的幽靈閱讀 172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