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之光】|不懂點兒哲學,撐不起我們的人生

圖片制作:韓涵微語
生活的哲學在無用的表象下潛藏著最大的有用,如果你痛苦,它治愈你,如果你無味,它豐富你,如果你精彩,它支撐你。

“大家看過百歲山礦泉水的廣告吧,一個老人坐在古墻根下,面前放了一瓶水,一個美麗高貴的姑娘走下車來,款款來到老者面前,莞爾一笑,拿走了那瓶礦泉水。”

“畫面很神秘很唯美,大家可能很奇怪,為什么是個老者?下面的同學有誰知道?”

老師搖著蒲扇,慢慢的踱到我們面前,我們皆搖頭。

“廣告的原型是著名的哲學家、數學家笛卡爾,姑娘是國王的女兒,笛卡爾是她的老師,兩人產生了愛慕之情,國王攆走了笛卡爾。”

“兩人寫信互訴思念之情,被國王發現,笛卡爾就只寫了一個公式R=A(1-SinQ)。只有姑娘意會,她用這個公式畫出來一顆心,它就是著名的“心形線”,紀念這段絕美的愛情。”

老師講的很精彩,從礦泉水廣告開始,引入笛卡爾,引入他最有名的哲學論斷:我思故我在。

“思”是哲學的根本,是一切的起源。“思”讓人們對待一切事物以正確的思維方式獲取正確的思想,讓我們拋去人世間的煩惱和焦慮,以超然安寧的心態來面對生活,獲得快樂。

老師侃侃而談,抑揚頓挫。

同學們在玩手機,玩的那叫專注,什么笛卡爾,什么哲學,跟我有毛關系,哲學對我有何用,多數人對待哲學的態度大抵如此。

其實哲學跟我們真的很有關系,沒有哲學,我們撐不過艱難的歲月,我們無法獲得內心的強大和真正的安寧與快樂,在人生的終點,我們無法坦然面對死~亡,安靜地與這個世界告別。

1、哲學讓我們不停地思考作為人,何為正確?

稻盛和夫在《活法》里談到他最有名的兩個公式,一個是:人格=性格+哲學,我們的性格可能是天生的,但是對哲學的領悟是后天的,最終決定我們人格的是哲學。

另外一個是: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X熱情X能力,我們可以有無限的熱情和很強的工作能力,但如果我們的思維方式是負的,那我們所有的工作結果就變成了負數,負值越強大,我們偏離正確的軌道越遠,比方像希特勒,他無限的滅~絕人性的熱情和能力把德國帶向了滅~亡,給世界人民帶來了災難。

這個思維方式就是哲學要我們學會的,作為人,何為正確?

我們一生都需要思考這個問題。

越來越浮躁的社會,人們不停的焦慮、煩惱,變得惶惶不可終日。

我們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無奈地起床上班,毫無知覺的重復每天無聊的工作,如果被領導批評,就會更加沮喪。下班回家百無聊賴的巴拉手機。日復一日。

如果遇上孩子生病,父母生病,或者家庭和工作有不好的變故,我們就更難過,不停的煩燥、焦慮,然后抱怨老天爺不公。

我們不停的被欲~望牽引,扔掉親情、健康和快樂,被金錢和權~力所控而失去自我,人們越來越被感官和社會普遍的觀點事實而遷移,很少進行思考。

學校教會了我們知識和文化技能,卻沒有傳授我們如何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如何應對挫折,如何養成健全的人格,負起人生的責任。

這些能力的來源只能是哲學。

小時父母和老師教我們做人要正直本分,不說謊,不貪心,不自私,與人為善,要我們好好學習,做個對國家有用的人。

我們長大了自私自利,愛占小便宜,我們撒謊、欺騙,我們被利益迷惑,我們懶惰,喜歡抱怨,不愛承認錯誤,我們好好學習,但不是為國家,而是為自己,為自己有更好的出路,賺更多的錢,活得更好。

為什么?我們被社會的慣性迷惑了,逐漸忘記了我們的初衷而變得習以為常。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知道哪條路是對的,但我從來不走,為什么?因為太苦了!”

我們都習慣性選擇捷徑,很少有人選擇不圓滑,不得要領的那條路,這因此而構成我們的痛苦。

我們即使知道道理,不知不覺中也會成為欲~望和誘惑的俘~虜。

原理原則是正確和堅強的源泉,但同時也很容易被忽視。

我們不知道在正確哲學指導下的行為,即使有一時的損失,后面也必有回報。

這是必然的真理。但很少人真正懂得這個道理。

作為人,我正確嗎?

2、哲學讓我們懂得人類一切的痛苦皆來源于我們自己,接受我不能改變的一切,改變我所能改變的一切

古希臘哲學家斯多葛學派告訴我們,我們所經受的大量苦難皆源于兩個錯誤,一是我們試圖向我們不能控制的領域中的某些東西實行全面的主權,二是我們沒有承擔起對另一個可控區域,即我們的思想和信念的責任。

我們今天為自己的成長環境煩惱,為自己的身體煩惱,為疾病煩惱,明天為孩子煩惱,為父母煩惱,后天為我們的老板、領導的批評煩惱,為別人的看法和態度煩惱,最后還得面對死亡帶來的恐懼。所有的一切其實都不可控,但是我們幾乎花掉一生的時間去控制這些,在控制這些的過程中,給我們帶來了無盡的煩惱和焦慮。

接受我不能改變的一切,改變我所能改變的一切,那就是我們的思想和信念。

海灣戰~爭期間,一架載有航空軍醫的直升機,在救援被擊落的戰斗機飛行員的路上,也被擊落,僅僅幸存的3人身負重傷,困在墜機的殘骸中,被趕來的伊~拉克士兵包圍。

其中航空軍醫科納姆,被伊~拉克士兵拉著斷臂拖出來,她雙臂斷裂,腿上韌帶撕裂,肩部中彈,和戰友一起被綁到敵方的貨車上。在顛簸的沙漠行駛中,伊~拉克士兵撕開她的飛行服,強~奸了她。她毫無反抗的余地,但強忍著不叫,只有每次斷臂被撞錯位,才實在忍不住大喊。后來,綁在旁邊的戰友小聲對她說,女士,你真堅強。

她說,不然呢,我該哭還是該怎么樣。

做戰~俘是對她整個生命的強奸,俘虜她的人幾乎控制了她的一切。唯一留給她可以控制的,就是她自己對這件事情怎么想,她是否因此而痛不欲生,相反她獲救之后淡定地把這件事當作教案講給士兵聽,這件事絲毫沒有阻礙她成為一個更加優秀的人。

搞定自己能搞定的,不抱怨我們搞不定的,這是我們要學會的。

這并不意味著否認情緒,只是對自己處境中控制不了的部分感到恐慌是沒有意義的,更加有意義的是關注我們能夠控制的部分,我們怎么想。

前段時間網上報道兩個孩子同時被老師批評,一個不經常被老師批評的孩子忍受不了老師對他這種批評的屈~辱自~殺了,另外一個經常被老師批評的孩子狀態正常。

區區的一件小事,即使老師言語苛刻,即使老師可能有侮~辱性語言,也不至于就活生生地斷送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這是一個孩子的認知和思考方式的問題,一個人要怎么正確看待批評,怎么對待挫折,怎么善待生命。孩子不能單純學習好,要學會抗挫折,要有正確的認知和健康的思想,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一幅牡丹名畫,牡丹殘缺了一個豁口,消極的人認為富貴不滿,積極的人會認為富貴無邊。

我們今天被領導批評了,非常氣憤,覺得領導故意刁難我,但是反過來想領導指出了自己的問題和不足,教會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怎么正確地處理類似事件,批評促進了自己的成長和進步。

這就是哲學教會我們的要樹立一個正確的思想。不同的思想導致不同的行為。

我們要善于自省,不斷跟蹤自己的想法、情緒和行動,才能讓我們的思想保持在健康的軌道。

哲學的本質在人類的思想,而人類的一切行為都是源于思想,正確的行為背后有正確的思想,錯誤的行為背后是錯誤的思想,獨特的行為背后有獨特的思想,偉大的行為背后有偉大的思想。

3、哲學家告訴我們活的不被察覺其實是一種快樂,快樂就是簡單的生活

哲學大師伊壁鳩魯學派主張人們要活的不被察覺,快樂是人生的全部,所謂快樂并不是揮霍的感官的快樂,而是身體上沒有痛苦,靈魂上沒有煩惱,是那種遠離城市田園般的簡單生活。

我們現在每天發朋友圈刷抖音快手,每天曬各種吃喝玩樂的圖片,我們特別的希望被別人察覺,特別的害怕別人忘記我們的存在,不知道我們過得比別人幸福,過著高大上的生活。

我們被種種信息包圍,它們不停的地沖刺我們的大腦,給我們帶來感官愉悅的同時,也帶來無盡的煩惱。

我們為沒有車煩惱,有了車又為不是寶馬奔馳而煩惱,我們為沒有房子煩惱,有了房子又為沒有人家的房子大而煩惱,女孩子為沒有名牌衣服和名牌包包煩惱,無休無止的物質煩惱,而物欲的追求是無止境的,只有我們的心有止境。

真正的快樂其實對物質的依賴十分有限。

我有一對夫妻朋友,他們四十多歲就徹底放下原本做得很不錯的生意,到鄉下買了一套房子,過著極其簡樸的田園生活。院子里常年鮮花盛開,自己種果樹,種菜,收割,全部是綠色食物,自給自足,每天快樂地吃著自己收獲的菜和水果。閑暇時讀讀書,寫寫字,聽聽音樂,一起手拉手在夕陽下散步交談。偶爾邀上親朋好友一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神仙眷侶的生活。

以第歐根尼為代表的犬儒主義學派的哲學家,可能讓大家更驚異,他們住在垃圾桶里,過著像狗一樣的生活,他向雅典人展示自然的生活是多么簡單快樂,拋棄表象危機為基礎的虛~假道德,而遵從個人道德為基礎的道德,不在意別人的嘲笑和譏諷,他拒絕資~本主~義社會的財富聲名競爭,他認為流浪生活更幸福。亞歷山大大帝拜訪住在木桶里的第歐根尼時,問他想要什么,他竟有趣地回答:別擋住我眼前的陽光就好了。

快樂其實很簡單,只要我們用正念的心態享受當下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就好。

清晨醒來,睜開眼睛,覺知自己的存在就是生命的饋贈,推開窗子,讓陽光照進來,帶著感恩的心情,開啟生命新的一天。

刷牙漱口,以純凈愛意言語,滿口馥香正語芬芳,心田盛開一朵鮮花,快樂的為家人做一頓早餐,食物中蘊含著來自天空與大地的饋贈,為我們所擁有的生命添磚加瓦。

雙腳踏在路上,感知土地、空氣、藍天,感知每一步所走過的世界,覺知周遭的一切,感覺樹木、鳥鳴、汽車聲和微笑的人。

開車遇見紅燈要保持正念,不要煩躁,紅燈是讓你止于當下。堵車,不要焦慮,因為抗拒并沒有用。

工作時做每一件事都全身心的專注于此,我們就能獲得自由和喜悅。

晚上泡杯茶,給自己留個空間,看看書聽聽音樂,冥想一下。

這樣的一天,是不是很快樂呢?

伊壁鳩魯認為,快樂是人生的全部。

4、哲學讓我們不再懼怕疾病和死亡,安寧地和這個世界做最后的告別

死~亡是最終極的精神練習,其他練習都是為它做準備。

蘇格拉底認為,研究哲學就是“練習死~亡”。對于古代哲學家來說,我們面對死~亡的那一刻,將最終測試我們的哲學練習成果,是否真的實現了不可動搖的安寧。

在柏拉圖的筆下,蘇格拉底的死~亡達到了他所說的不可動搖的安寧:朋友們圍著他啜泣,他的妻子贊西佩痛哭到不能自已,不得不被帶出房間;行~刑人在一邊等著,端著一杯毒芹,在這種混亂中,蘇格拉底談笑如常,神態和語言如此高貴,如此無畏。

“現在我該走了。我去死,你們去活。到底誰在走向更美好的地方,除了神,誰都不知道。” 為了堅持自己對正~義原則的守護,他放棄逃跑,不愿意作出違反正~義的事情而甘心飲下毒芹。這是哲學家對永恒的正義、美德與真理的信心。

“我是誰?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死~亡是我們每個人必須面對的最后的終極地。

面對疾病和死~亡,我們更多的都是恐慌和畏懼。當癌癥侵襲我們的身體,很少有人能安然地接受它,我們采取化療、各種藥物和手術傾盡全力和金錢去治愈它,同時我們承受身體痛苦和精神的折磨,摧毀我們整個意志和生活的信心。

我們夜不能寐,每天腦子里只有癌癥這一事實,抱怨老天爺為什么對我們不公,害怕死亡的來臨。

精神倒下了,身體狀況越來越壞,而死亡也離我們越來越近。

這是癌癥病人必經的心理歷程。

思考死~亡是為了讓我們活得更好。那些理由不僅僅是在生命的盡頭或者是生命衰竭時才變得緊要,而是在人的生命過程中更重要。

活著的時候善待生命,珍惜屬于我們的美麗時光。

當死亡來臨的時候,我們便能安然面對。

我們可以淡定地說:如果你要我的生命,來,拿去就是。

我的一生,活過,愛過,快樂過,幸福過,煩惱過,痛苦過,所有生命的經歷我都已經嘗試過,我的人生我已經盡力了,了無遺憾。

哲學家休謨坦然地接受了死亡,他說:我極其快樂、極其滿足地屈服于疾病,順從死~亡。我已經做了所有我想做的重要的事情,我已盡力令我的親人和朋友過得更好。因為我完全有理由滿足地死去。在最后的時光,休謨完全不焦慮,不消沉,看有趣的書來度過他的時光。

醫學界也在研究生命的終結怎樣做最好的告別。

愛情小說大師瓊瑤在留給兒子和兒媳的遺囑里告訴他們,當死亡來臨時,不要對她進行過度治療,讓她安寧地死去,這一生她已了無遺憾。

很多專家學者也在探討在生命最后的時刻,在喪智和喪能的情況下,怎樣微笑著與家人告別,怎樣有尊嚴地安寧地與家人一起度過自己生命中最后的時光。

我相信到那一天,生的愉悅與死的坦然都將成為生命圓滿的標志!

綜上所述,生活知識讓我們活著,哲學能夠讓我們更好地活著。不能說我們的生活處處充滿哲學,但是我們可以用哲學的思維來對待生活,它將使我們的生活更豐富,更理性,更快活。

哲學,“無用之用,是謂大用”。


本文由“文字之光社區”助力。

文字之光】是已立項注冊,自2020年元旦始啟用。

文字之光】是由文字之光社區居民秉持“為好文找讀者、為讀者找好文”的價值理念而設立的專題,專題目前不接受投稿。

廣大優秀作者可以投稿到它的優選專題【金色梧桐】中,編委會從中選出優質文收錄到【文字之光】,并從中精選出最優質文加以推廣。

我們期待你的優雅亮相!你'若能甩出擲地有聲、靈動有趣的文字,我們定會用足夠的真誠與你的文字共舞,讓優質的文字發出耀眼的光芒。

同見證? 共成長

我們都是見證官:見證優秀 共同成長

找到我們有兩種方式:

01? 在微信群中搜索【文字之光

02? 發私信給:主編 韓涵微語? 或副主編 無色生香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通過簡信或評論聯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