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9---請求反饋---《非暴力溝通》

【R·閱讀原文片段】

我們的意思和別人的理解有時可能是兩回事。如果無法確定對方是否已經明白,我們可能就需要得到反饋。請求反饋能確保對方準確把握我們的意思。有時,問一句“我的意思清楚嗎”,然后,對方表個態就足夠了。在另一些時候,聽到“是的,我明白你的意思”這樣的回答,我們并不放心。為了確保對方確實明白我們的意思,我們希望他充分表達他的理解。這樣,一旦他的理解與我們的意思有所不同,我們就有機會作適當的補充。

例如,一位老師和她的學生說:“托尼,今天批改作業時沒有看到你的作業本。我想知道,你是否清楚我上次布置的作業。放學時,來我辦公室一下好嗎?”托尼咕嚕了一句:“好,知道了。”然后,他就轉過身去,準備離開了。老師站在那里,不清楚學生是否已經明白她的意思。于是,她叫住他:“麻煩你說一遍我剛才請你做的事情好嗎?”托尼回答說:“放學后,我沒法看足球賽了,因為你要把我留下來做作業。”老師發現托尼并沒有聽明白她的意思,她準備作出解釋。這時,她很注意她的方式。

像“你沒有聽明白”“這不是我的意思”“你聽錯了”這樣的表達,很可能會讓托尼覺得老師在批評他。因為托尼很坦率地作出反饋,這位老師先向托尼表達了她的謝意。她說:“謝謝你給我反饋。我想我說得不夠清楚。我的意思是,放學后,我給你講講我上次布置的作業。”

第一次請求他人給我們這樣的反饋時,我們也許會有點不自然。因為在生活中,我們很少提出這種請求。在強調這樣做的重要性時,我常聽到人們表達保留意見。他們擔心,有的人也許會說“難道我是聾子?”或者“不要在我這里賣弄你的溝通技巧”。為了避免這種反應,我們可以先解釋我們的目的——我們是為了了解我們是否已經把意思說清楚了。然而,如果對方說“我已經明白了,我沒有那么蠢!”那么,我們可以體會他的感受和需要,并表達對他的尊重及我們的需要。

[I:復述原文]

我們在溝通中,經常會出現不知道對方沒有沒理解我們的意思,最終在解決這件事的最后結果差強人意。也許有時候只是因為我們的意思和他理解的意思可能是兩個意思,因為我們沒有仔細詢問對方是否明白我們的意思。

所以需要在溝通中請求反饋非常重要。“我的意思你清楚嗎?”請求對方給予反饋,這樣才能使溝通更清晰。

但是也會出現,在我們詢問反饋時,對方有逆反心理,“難道我是傻子嗎”這樣的心理,所以在請求反饋時一定要讓對方感受到尊重以及為什么我需要他給予反饋的原因。

A1

我的工作有一部分工作就是在和其他人的溝通中進行,經常會有學員電話詢問我們的工作。每次我都會給你解釋,但是從來沒有去詢問過對方,我的意思你聽懂沒有?

之前有一個學員投訴,只是因為當時我告訴他因為某種原因,所以不能允許你進入培訓,然后學員就給予了客服投訴。投訴說老師直接讓退回,不讓培訓。后來想這個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并沒有詢問學員不讓你進入培訓的原因,是因為你自身的導致,所以才不能讓你進入。

A2

這樣的事情以后還是會發生,所以當以后遇到同樣的事情處理的時候:

第一:首先不僅要告訴對方什么原因導致了你不能參加培訓。

第二:這些不能進去培訓原因是由于你自己沒有處理好,才導致的,所以這件事這責任應該由你自己承擔。

第三,還要再次詢問對方,請問我表達的意思你明白嗎?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著名的馬歇爾?盧森堡博士發現了神奇而平和的非暴力溝通方式,通過非暴力溝通,世界各地無數的人們獲得了愛、和諧和幸福!...
    Sting閱讀 2,235評論 1 10
  • 子非魚,焉知魚之所求,所樂,所愛也?
    吖yi閱讀 245評論 0 1
  • 這是小花的第七篇輸出,本文共計5166個字數,建議閱讀時間10分鐘。 開了公眾號后,就需要每周都輸出。每周都要輸出...
    小花Fenny閱讀 1,005評論 0 1
  • 我有一個有錢的朋友,她嬌生慣養的,出生在一個不愁吃穿的家庭,母親是牙醫,為了她的高考順利,毅然辭掉一萬多塊錢一個月...
    諸葛喬閱讀 135評論 0 0
  • 2016年的伊始,當我們還沉浸在歡聲笑語,鞭炮與煙花布滿天空的喜悅中時,我的幸福就在那個2月戛然而止!...
    殘蛹蝶閱讀 248評論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