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Owen,一個教英語的……美男子。
2016年10月14日,我在簡書寫下了第一篇文章。不知不覺,自己已經埋頭寫了9個月。
從開始的那天起,我以平均每周2-3篇的頻率更新。今天早上,我揉揉眼,抬起頭才發現,自己已經寫了10萬字……
在碼字的路上,我已經走出一段距離,當然,只是一小段而已。
不過,這倒也是一個很好的節點,可以總結一下這9個月以來的得失,給自己一個交待,也給簡書新來的小伙伴們提供一個參考,看看我這9個月的經歷里面,有沒有你熟悉的影子。
一. 我是怎么開始寫作的?
先來說說,我一個做英語培訓的,怎么就突然開始碼字了呢?這要從2張火車票說起。
這是2016年10月10日(這日子不錯),我去深圳見教主蕭秋水的高鐵票,不知道她的小伙伴可以自行百度一下。
那天,我們在深圳談了1個小時,談的具體內容我已經不太記得,但是教主的建議我記得一清二楚:試試寫作吧,打造個人影響力。(當時的我很焦慮)
回來以后,我猶豫了幾天,10月14日,我開始在簡書碼字……
說起來,教主是我寫作路上的領路人,感謝!
二. 在簡書,我收獲了什么?
接下來,就到了我交作業的時間了,寫了10萬字,收成如何?
戰績:
(1)文章共計56篇,字數超10萬,喜歡數1765個,粉絲763個 證據在這兒哦 ;
(2)個人最受歡迎文章:沒有這7步,你還看啥美劇? 閱讀9051次,喜歡數718個;
(3)個人最不受待見文章:要不……你就別點了? 閱讀61次,喜歡數2個;
(4)文章被轉載6次:清華南都1次,噗嗤大叔1次,知書少年1次,多語星人1次,英語每日充電2次;
(5)被邀請分享1次: 英語每日充電;
(6)拿到微信“原創”標識。
看完上面的"收成",怎么說呢?跟大神們比,差了一大截,你要知道,有的大神5個月就成為簽約作者了(唉,這些人簡直就是……); 但跟小白們比,也不算太差。
說實話,上面的數字,只是反映出部分事實,而文章背后的故事,卻只有通過下面這副圖才能表達清楚:
接下來,我就以圖中的5個時間點為線索,和大家聊一聊,這幅圖為什么如此的“跌宕起伏”,希望在我的經歷里,有你熟悉的影子。
三. 寫作路上的5個難忘瞬間
1. 2016年10月14日,”處女作“
這就是我的第一篇文章:我都不好意思點 。
我有一個不太好的習慣,就是自己寫完的東西很少再回頭看。為了寫這篇文章,今天,我又把這篇文章看了一遍,看完之后,腦袋里就倆字:青澀。
具體表現是文章邏輯不同,有時候甚至自相矛盾。說實話,我更佩服自己當初的勇氣,竟然敢把自己和教主做對比,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啊。不過,我也不打算把它刪了,就這么留著吧,誰還沒個”不堪回首的過去“不是,留著做個念想。
2. 2016年11月2日,收到第一個打賞
被打賞的文章是:第一個打賞有點小激動。
打賞人,是我們語言翻譯專題的主編:南下的夏天。到現在,我還依然清晰的記得,我看到打賞時,那興奮的樣子,主要表現是瞳孔放大。雖然數額不多,但這可是我這輩子,第一次因為寫字賺到錢啊!那種興奮的感覺,不亞于被一個漂亮姑娘主動搭訕……
如果你被打賞過,尤其是第一次被打賞,我想你應該能明白我說的這種感覺。我只能說,在剛開始碼字的時候,能有這么一個及時的刺激,非常重要,這種成就感是支撐我寫下去的第一個動力,謝謝主編。
3. 2016年11月22日,第一個小高潮
因為 這篇文章 ,我被”英語每日充電“邀請,去分享英語學習方法。
我不得不說,在開始寫作5周以后,就有這么一個”小高潮“,我確實很幸運,雖然聽眾只有300來人。
但因為寫作,我第一次和”在線教育“有了親密接觸。
不過,這次”被邀請“給我最大的觸動是:寫作,的確能擴大一個人的影響力,能讓更多的人認識你。而,這種潛在的”被認識“的機會,讓我很興奮。
這,讓我有了第二個寫下去的動力。
4. 2017年1月23日,第一篇閱讀量過千的文章誕生
”肇事者“就是這篇:聽說你一直學英語,卻沒看過原版書 ,收獲84個喜歡。
而在此之前,閱讀量最多的一篇文章,也不過752次。每個第一次,總會讓人很興奮,這次也不例外。
記得那天晚上,我看著閱讀量過了900以后,就暗自盤算:這篇文章,能過1000嗎?夜里12點左右,我再次打開手機,看著”閱讀“后面的數字,慢慢悠悠的跨過1000大關,我爬起來,一個人喝了一罐啤酒……
我以為,這是我寫文章以來最開心的一次。可誰曾想”沒有最開心,只有更開心“,而且下一個”開心時刻“來的如此迅猛,如此猝不及防……
5. 2017年2月1日,第一篇“爆文”就這么誕生
是它,是它,還是它:我是豹紋 ,閱讀9054,喜歡718個。
這篇文章的誕生,非常有戲劇性:
(1)你會發現,這個時間點很有趣,是大年初五。正常情況下,這個時候,大家都在家里陪親人過年。可偏偏就是今年過年那段時間,因為老婆挺著個大肚子,來回不方便,我們一家3口就留在廣州過年,省去了走親訪友的麻煩,可以安心寫文章;
(2)當時,我寫東西已經快被掏空了,絞盡腦汁也想不出要寫點啥。偶然發現,自己天天讀的《老友記》竟然被我忽略;
(3)寫完這篇文章,關了電腦,我就出去看房了(因為老婆下了死命令,2017年必須要買房),在看房的間隙,我拿出手機,看著”消息“的那個小鈴鐺的數字一直在飆升,與此同時,”喜歡和贊“的數量也在不斷增長,竟然出現了”99+“。
放下手機,我知道,我要”火“了,最后的事實也證明,確實火了。
清華南都來了,噗嗤大叔來了,知書少年也來了……
回過頭來,我也在總結,為什么在我寫作4個月后,會出現這么一篇文章。
可是想來想去,也沒想出個123來,最后,我也只好用這個理由來安慰自己:”過年沒回家“。
可誰曾想,從2017年2月1日之后,到今天,長達5個月的時間里,再也沒有出現過一篇類似的文章,期間有段時間,我都有點懷疑自己了,"什么情況,當初自己真的是走了狗屎運?"
這段時間,其實挺難熬的,有時候看著3位數,甚至2位數的閱讀量,自己只能默默點上一根煙,在窗邊思考人生……
不過,好在,我沒有停下……
我想,每個寫東西人,應該都有過類似的體驗。整個寫作的過程,跌宕起伏,再看看這張圖
是不是有點像一個人的”人生曲線“,有高潮,有低谷,高潮總是很短暫。但是為了那短暫的高潮,你不得不積累很久,而下一次高潮何時到來,又不得而知,你我能做的,就是慢慢積累,靜靜等待……
我知道,很多寫文章的人,總會期待有篇”10萬+“的爆文誕生,我也不例外,可這種事情,可遇不可求,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有時候,我們也可以換一個思路,把“寫作”當成我們人生路上一個加速器,因為你要“寫作”,你要輸出,這就倒逼著你不斷學習,不斷輸入。
這樣,你成長的速度會比周圍的人快很多,單單是這一個理由,我覺得,你就應該繼續寫下去。
什么?
你還沒開始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