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梁金磚-誰來過誰的人生,留下了誰的靈魂?
老鐵板本周出的命題作文 “吵架、火鍋店、領養”
“我想領養一個孩子。”李玉小聲說著,穿著黑色連衣裙,灰色西服款大衣,對面男士亦正裝,倆人表情嚴肅的好像在談判。
實際上,“談判”之前李玉一直在微信道歉。今天說好跟男友的約會泡湯了。十幾年未見的發小,臨時回來開會,總要拉她敘敘舊。與發小簡單就餐后,她就直奔地鐵從城東往城西,匆忙撥通男友電話。
Daniel平時從來不打電話,今天鈴聲一響就接起。手機那邊冰冷的男中音“你想談什么?”
“隨…便,隨便聊聊”李玉聲音有些發憷,心里想著,Daniel說好了見面談,微信里說不清楚。為什么又如此搶白自己。
一路思索,到了男友公司附近的廣東火鍋店。Daniel常年出差加班胃部敏感,不吃辛辣,她特地選了廣東的打邊爐。“我到火鍋店了”李玉四下張望,看像空空的停車場。卻沒有男友的身影。
電話那邊:“給我15分鐘”
30分鐘后瘦高的Daniel匆忙走來,尖臉,寸頭,半框眼鏡。無懈可擊的深色套裝,藍色襯衣。他換了一雙新鞋,連腳踝處都纖瘦好看。坐下了推了推眼鏡。“好吧,你說吧。”
“我想領養一個孩子。”
“你是不是覺得所有事情都是非黑即白?”Daniel問。
李玉尷尬的望向男友,表情費解。
“你要答案,我今天就最后告訴你一次。I don’t think I can raise child again, not with you. Not with anybody.”
“你不喜歡小孩?”
“不是不喜歡,小孩子可愛的時候少,麻煩的時候多。你知道我的工作的,飛來飛去。養只小狗,過幾年不喜歡可以送人,孩子是一輩子的責任。我無法陪伴。”
“說的好像你原來有時間陪伴”李玉不服氣。
“原來多一點時間,以前在美國的時候有時間。”Daniel是第一代移民,從小在美國念書工作,又被公司派回亞洲區工作。他在美國的孩子算是第二代移民。
“那我怎么辦”李玉低下頭,火鍋的熱氣附著在睫毛上,分不清是熱氣熏的,還是淚水。“你不愿陪我,也不愿要個孩子,我怎么辦?”越說越激動,“你有想過我嘛?你叫一個女生跟了你,不愿結婚,不愿要小孩。我今年35了,若有個孩子陪我,回家還能說說話。我現在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你要我怎樣?”
“我沒有要你怎樣”Daniel回答,“你的心情我理解,我們年齡不同,在人生的不同階段”
“不同階段?!”李玉看到服務員側目,盡量壓低聲音“你要找漂亮的,你要找妹妹,然后你告訴我,人生不同階段。你要我的階段就跳過去么?”李從小接受的相夫教子,洗手煮羹湯的教育 “你就是沒有責任心!你當我是什么?”
“你這樣我們沒法談,你要覺得我浪費你時間了,你就是不想再見我了是吧?”Daniel放下茶杯“搞得好像最后通牒似的。”
“我沒有這么說。”李玉嘟起嘴。
“你就是這個意思么,要么孩子,要么不再見”
李玉突然僵在那里,心里所有最壞的設想都已應驗,臉上癢癢的或許是淚水。反正近十點的火鍋店里也沒有幾桌客人。耳邊的聲音“你說話呀,你不要這樣……”都不知如何回答。
她思緒飛到倆人相識,在一個炎熱的夏夜,大家圍坐看球賽。Daniel最后一個出現,拖著行李箱,公文包。那夜晚的路燈從他背后照來,整個人白襯衫毛毛頭,像一個大學畢業的青年。李玉直覺希望這個陌生的青年坐在自己身邊。果真他就走過去和自己朋友打招呼,放下箱包,再繞過整個桌子回座到不相識的李玉旁邊。之后順利的約會,交往。Daniel會在開會間隙溜出來接李玉喝一杯咖啡,李玉也會在他國內出差時候探望。
后來Daniel從亞洲區總監爬升到亞太區總監。李玉知道因為工作的關系,將來見他機會越來越少,她拼命的想抓住一點二人之間的聯系。
而今,一切都應驗交往最初的懷疑。原本以為找個國外回來的,沒有大男子主義,年紀大自己十歲也成熟穩重。沒想成美國人的獨立,來去如風一般。一切起居皆有保姆打理好,衣服也自酒店整燙平整。整個生活與李玉無關,她只要穿著漂亮的裙子,挑一雙高跟鞋陪Daniel吃飯。回顧著交往的時間,李玉只是扮演一個漂亮的花瓶,聽Daniel說說笑笑學校的囧事或者事務所的段子。而這個花瓶為什么是李玉,街上任何一個18,22的妙齡少女似乎更適合。
李玉點了Daniel一支煙,自顧自走出火鍋店,傳說中的尼古丁不過是一股子燒樹葉味兒,一點帶不走煩惱。后面依稀有男中音“服務員,埋單……”
室外起了風,清冷的風的掃在李玉的裸腿上,為了約會,李玉特地在初春穿了Daniel喜歡的裙子。一切又回到了起點,感覺像籃球比賽之后,觀眾與啦啦隊都已散場,獨留李玉一個人在場地中間,不知是被拋棄,還是被忘記。
夏天,或許就不會冷了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