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討生活”的人都應該被感動和敬佩

春節假期結束了,各行各業都日漸進入工作的趕腳,新一年又開始熱騰地折騰起來了,偶然想起有人探討過這樣的觀點:人究竟是為了生活而工作?抑或為了工作而生活?對于我來說,工作和生活是一碼事,面對工作和生活都需要心存敬意,生活是休閑狀態的工作,工作是有計劃的生活,自我感覺一直都在生活中。我認同有人提出的“討生活”的說法,并肯定這沒有貴賤之分,每一位認真“討生活”的人都應該被感動而受到敬重,當然我也自認為是同類人。從辭行家鄉至今,回憶各種的點點滴滴,都是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來且從未停歇過,每一個階段的改變都是站在過去沉淀的基礎上,而每個階段歸根結底都是在“討生活”。

不經意地突然想求證“討生活”的起源:尋求生路,過活。清李調元《誥授中憲大夫永定河道韞山陳公墓志銘》:“公忽謂余曰:‘吾父母春秋高,急須祿仕,大丈夫要當赤手博功名,安能從文字間討生活乎?’” 清梁紹壬《兩般秋雨盦隨筆·陶篁村》:“﹝梁山舟﹞學士謂先生曰:‘此中須丹壁垣墉,吾與子黃土頹墻,復從何處討生活耶?’”聞一多《給臧克家先生》:“在你所常詛咒的那故紙堆內討生活的人原不止一種,正如故紙堆中可討的生活也不限于一種。”

近日鬼使神差地被迫改變了帶家人出行的行程,為了這次被改變的行程折騰從江西到昆明討生活的尹盛濤和來自東莞到景洪討生活的同鄉唐封龍,我這么總結并不擔心詆毀他們。他們除了都是設計師外,還有共同點:都為了事業的發展和生活而有各種的輾轉,真是應驗了我說過的:所有的折騰都是為了沉淀出一個未來。他們也曾風生水起,也曾浮躁膨脹而跌倒,但現在讓我最為敬佩的是他們可以重新爬起來,越來越成熟沉穩,越來越有擔當,越來越懂得取舍,越來越投入。人挪活,只要心氣和態度不萎靡不振,只要心態專注而非無所謂,只要有重新開始的勇氣,一切的努力都是為時未晚,哪怕只是為了過上自己想要的好生活,都不應該認為只是個人訴求而認為其卑微,個人好了也能照顧好身邊的親朋好友也是種貢獻,所以,只要有認真地“討生活”的態度都應該值得贊賞和敬佩。

安能從文字間討生活乎?嘗試開始筆耕,我也為我的生活討一個小小的未來,妥不妥乎?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收聽更多,請關注公眾號“黑咖啡鐘文萍”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