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就關注蕭秋水老師的公眾號,之前看她的文章,沒有太深的感受,自己也是偶爾看一看,有的時候看到左上角的小紅點,點進去之后沒有細看,不過是走馬觀花。
前段時間看到她在公眾號上說到自己在喜馬拉雅開設了付費課程,《學會知識管理,優(yōu)秀到不能被忽視》。我看了文章后大家的留言,再看看喜馬拉雅上學員的反饋,都很不錯。于是就決定在考完試之后就來學習。
關注戰(zhàn)隼老師的公眾號不是一天兩天了,最佩服的是他的閱讀和100天行動。之前就看到他也在喜馬拉雅上開設了100天行動,如今已經到二十幾天了。
昨天晚上我寫完作業(yè),正好和豆芽聊到了要去購買這兩門課程,加上月底的旅游,下個月要去吃土了,不過依舊要下定決心購買。
每個人的時間都是24小時,現在網絡上太多的分享課,有付費的,有分享后免費的,有直接免費的。每天琳瑯滿目的課程是應接不暇,看介紹文案,都是很好的課程,都是很好的老師來分享。
但是為什么聽了那么多都沒有什么收獲,反而覺得自己的時間花費沒有什么價值呢?
自己分析了幾個原因:
1,沒有認真,深入聽講,沒有記錄和整理
2,課程聽過之后就煙消云散了,沒有進行復習和練習
3,分享的時間過短,干貨即使有也很難展開全面講解,這樣對于基礎不好的人,例如我,吸收起來有些困難
之前在橙子學院的介紹上看到,他們秉承“聽完這門課就不需要聽同類型其他課”的思路。這句話太對了,現在知識,時間很多都成為了碎片化,接觸過多過雜的課程,其實不利于自身的系統化的成長。
與其泛泛而聽,不如精簡,專注一兩門精品課程,系統的學習和咨詢,相信可以更好,更快的成長。
至于付費,原來都特別省,感覺有免費的還要花錢聽課,是不是不值得呢?在聽過很多公開課,再加上在寫作過程中慢慢的變化,為知識付費成為了必修課和一個進步,保持一個原則,只要學而有效,學之有用,那么這個付費就是有價值的。
付費也讓自己更珍惜這個學習的課程,不至于像免費分享的課程一樣,有空就聽,沒空就推后,不至于束之高閣,絕對是時常回顧,認真聽講。
學習力是現在必備的,但是更需要有條件的篩選,更好更快更有價值的把時間消費在精品上,一針見血,一擊必中的把自己想學的知識通關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