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和琴約見,她晚了很久,本來要取消約見的,可是在電話里都能感到對面那個人的無助和混亂,于是我耐心地等著直到她出現。穿著隨意,一頭長發不知是風吹的還是沒梳頭,真的有些凌亂,
手上的拎包價值不菲,但那一刻看到卻覺得包很扎眼。
琴的故事聽上去很簡單,就是老公突然提出要和她離婚。琴總在強調一件事就是當初和老公談戀愛的時候,她老公什么也沒有,現在是幾家公司的股東,什么都有了(包括小三)。
我安靜地聽著,偶爾問一下我關注的點,慢慢在積累她的各種信息,于是我知道了琴和老公原來是同一家公司的,老公是公司的股東也是一個部門的領導,剛畢業不久的她負責行政工作,這期間難免有一些接觸。而長相清純,辦事有條不紊的她很受公司同事的褒獎,甚至是很多男士追逐的對象,眾多追求者中有一個特別的人就是她印象中不太會講話,負責技術開發的大叔級領導。
那是一次公司年會之后,忙到很晚身心疲憊的琴在回家的路上看著公司一眾人等寫的留言,有祝賀的,有夸獎的還有一條特殊的——“到家后給我報個平安”,琴并沒有多想,因為是領導的關系琴禮貌的回了微信,于是有了開始。
琴的意思是開始她并沒有看上這個比他大10來歲的老男人,因為她對衣著品位還是比較講究的(我又小心地看了看我眼前這個“大媽"),而這位大叔級的人物卻是一個不修邊幅的理工男,差距好大。故事情節似乎很雷同,大叔雖不善言辭,但卻很會用微信來虛寒為暖,大學當剛畢業的琴終于慢慢習慣這種被照顧被呵護的感覺。
琴說當初他們真的沒錢,錢都投在研發上了,兩個人五六百元能用一個月,天天加班。后來公司上了軌道,琴選擇離開公司。這讓我有點疑問,不是為了結婚或者生孩子,她的理由是去學習了。
四年后琴結婚了,有了個可愛的男孩,琴成了家庭主婦,除了料理孩子就是偶爾學學英語、古箏、繪畫什么的。過了四年這樣的生活,31歲的她面臨婚姻的選擇。
琴說她從沒有想過老公會不要他,她說直到提出分手前老公都是愛他的。我看著她認真的問她:“你真的確定嗎?”她猶豫著還是不斷重復他老公如何照顧她,如何給她送禮物的場景。于是我用第一次的會談引導著琴接受真實的現狀——她和老公出問題了,絕不僅僅是這幾天的問題。
琴每周按時來,沒有再遲到,而且第二次開始已經顯示她的衣著風格——青春有活力。我和琴一起共同梳理了她的婚姻。琴在兩人同居4年后提出了結婚,決定結婚前似乎兩人都有點動搖,但還是在一起了。
琴的大叔在她眼里有很多的不如意,吃飯時的聲音,衣服的隨意亂丟,甚至懶得洗澡的習慣。大概因為不如意,大叔每天單位加班很晚回家,反倒沒有讓她覺得不滿,于是夫妻兩人習慣了一種生活狀態:大叔每天很早上班,半夜回家,琴每天忙孩子家務偶爾學點什么。漸漸的夫妻之間的話題少了,講話的時間少了。琴說大概一年前,她的大叔突然注意穿著打扮,注意鍛煉身體,注意皮膚保養了,但琴依然沒有任何想法,只是好像感覺她的大叔越來越順眼了,越來越帥了。直到問題來了···
我看著她一個31歲的孩他媽,一個結了婚還是孩子狀態的成年人,她的婚姻對她而言,就是管好老公的一日兩餐甚至一餐,就是把家里料理停當,就是把孩子照顧好,而老公的想法,老公的喜好似乎不那么重要,于是乎今天她對于老公也不再重要,那怕當年很辛苦才娶到的公主。
琴在一點一點重新學習婚姻,一點一點重新和老公建立信任,一段時間之后,我依然能很強烈的感到她的焦慮不安,似乎有個結一直沒找到。
那個午后,她依約匆匆走進咨詢室,這次沒有講她婚姻的現狀,而是開始講訴她婚姻真實的緣起,當年的那個大叔是有家庭的,而她的角色似乎就是目前她最恨的小三···
選擇誠實的面對自己的一切,才是解決問題好的開端。
現在的琴依然和老公在一起,兩人依然有些問題,但開始可以像朋友一樣聊天了。琴跟我說今天就算真的離了,她也能坦然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