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吧,這就是緣分。
四個素昧平生的人,在N多個偶然的聚合下,從相遇到相伴,從離別到重逢…
很獨特的際遇,我想用文字記錄下來。
四種,偶然……
楊阿姨:
58年生人,一直夢想著,能親臨中原文化。
看時機合適,計劃了這次旅行:
上海 - 銀川-固原-中衛(wèi)-張液-敦煌-嘉峪關(guān) - 蘭州 -
她給行程取名“文化苦旅”,也因此堅持一個人上路。
在張掖等火車時,有個女孩,正在低頭看手機,看起來淋了不少雨,車站很冷,她有點關(guān)注。
在莫高窟的巴士上,有個男孩,坐在靠過道的中間位置,也是一個人,是喜歡的讀書人模樣,她有看在眼里。
小昱:
93年生。她想體驗下從西藏進尼泊爾,隨之有了從西寧到拉薩坐火車的想法。
她想選那條“最美的鐵路”線路,于是籌劃著搶票。
搶票沒搶好,比原計劃多出幾天,可以就近先去看看丹霞或其他什么。
她先到的張掖,趕上了下雪,丹霞景區(qū)封區(qū),又被淋得很慘(一口悶氣)。
在火車站糾結(jié),要不要當天改程去敦煌,聽到了阿姨和另一個人的聊天,她被阿姨的氣質(zhì)所吸引,于是主動上前搭訕。
云龍:
92年生。他說,自己對鳴沙山向往已久。那種茫茫沙漠中,出現(xiàn)一個湖泊和建筑的感覺很神奇。
于是,在西安讀書多年,就一直想去。
還有3個月畢業(yè),他要去北京了,想在走之前,還自己一個愿望。
剛好,兩次見導(dǎo)師間,有幾天空閑。
他放棄了西安的直達車,到蘭州轉(zhuǎn)乘敦煌號(就是我和M同學(xué),從蘭州上車,睡一夜就到了的那個旅游專列)。
敦煌號清早到站,在敦煌應(yīng)該去看看莫高窟的,從車站出發(fā)方便。
于是,那個時間,他出現(xiàn)在了莫高窟。
在莫高窟門口,他想拼車,剛好看到幾個人,在一輛車前討論著什么。
于是,主動上前搭訕,阿姨果斷的甩開了糾結(jié)的小姑娘,帶上了他。
至于我呢? 013篇 敦煌西線一日游 已詳述,不再贅余。
剛剛好的,相遇…
如果不是M同學(xué)要回北京,我就不會有那10分鐘的倉促行動,也就不會和大家相遇。
如果不是畢業(yè)即將離開,云龍就不會輾轉(zhuǎn)一個人上路,也就不需要搭車,不會去搭訕。
如果不是沒搶到票,小昱就不會遇見那突如其來的雪,就不會出現(xiàn)在車站,不會遇上阿姨。
如果不是“文化苦旅”,阿姨就不會堅持一個人上路,不會成為“我們”之一。
際遇的獨特,就在于,剛剛好,沒有如果。
剛剛好,我們都是一個人;
剛剛好,都喜歡和人聊天;
剛剛好,都有一點點勇氣;
剛剛好,都有未完成的念想。
在,一起…
一起去了敦煌的西北線路一日游,一起拒絕被宰,一起分了阿姨的小點心,一起分面,一起付錢,一起調(diào)侃不識字,把“苣”讀成“萵”,把“torch”念成“touch”。
一起吃豆?jié){油條,一起去坐火車,一起打東北414,一起聽故事,一起知道了“小學(xué)同學(xué)”情緣難斷,一起知道了30歲成家和一個兒子,一起知道了異地戀最終會走到一起。
還有很多個一起……
后 來
后來,楊阿姨在嘉峪關(guān)下了車。
兩天的相處,她帶給我很多,比如:
1、從她身上,我看到了如何開展一個人的旅行。
有目標、有計劃、樂觀、隨性。
比如:“文化苦旅”,她原計劃,先從上海到蘭州,之后的隨心所欲。提前預(yù)定與攻略,親力親為,總時長1個月。
最終,因為兒子要辦生日,提前結(jié)束。
阿姨沒走到1個月,路線是:上海 - 銀川-固原-中衛(wèi)-張液-敦煌 - 嘉峪關(guān)-蘭州-九寨溝-成都-西安-陜北-西安-上海。
然而中途經(jīng)由西安時,有和云龍同學(xué),一起吃了好多好吃的。
2、理解了自己的地域偏見
阿姨,是純正的上海人。之前我對上海人是有偏見的,總感覺接觸過的都很小氣,但在阿姨這里,我看到的,是她對生活精致的態(tài)度。
比如:她的身上時常備著一些小點心,從上海專程背帶,每一個都包裝完好,以方便和人分享。她不會和每一個遇見都去分享,但分享了就不會客氣,分享完了,她會主動遞濕巾,那上面還印著 hello kitty。
3、懂得了有些時候,長輩的關(guān)心,與晚輩的抱歉,都是一樣的說不出口。
小昱和云龍,都因為一件事,私下和我表達過抱歉。
阿姨在一日游那天,包里背著3瓶水,好多次停歇,都在問他們渴不渴。
他倆當時都以為是客氣,說“不用不用”,給懟了回去。
后來才反應(yīng)明白,那水,阿姨是特意給他們背的,背了一路,背了一整天。
4、帶著阿姨的叮囑,我們?nèi)齻€一起去了張掖。
后來,旅程中,我和小昱在沙溪重聚。
小昱從尼泊爾回來,放棄了她原本想去看的林芝桃花,到沙溪做了義工。
她想去沙溪,那里的靜謐,那里街角老奶奶的蔥花餅,都讓她想念。
那時我還在云南,剛好又是大理,于是我去到了沙溪,住到了她做義工的客棧。
心血來潮要燒菜,她幾乎每天都起早買菜,燒成什么樣,都說好吃。
開心的貓總來找我,我不喜歡,她就說她喜歡,把她拿了去。可能吧,她是真的喜歡。
她不喜歡照相,每次都委婉著迎合,來滿足我拍紀念照的愿望。
據(jù)說,我手里握有的帶她的照片數(shù)量,已經(jīng)大于她此前二十多年的總合。
在沙溪,我們又有了十天的相處,她不擅于表露心聲,但待我摯誠。
116天的旅途中,有過兩次不愉快的麻煩經(jīng)歷,幸好都有她在身邊陪伴,不離不棄,我很感激。
后來,旅程結(jié)束,我回到了北京。
云龍在準備會計師考試的間隙,剛好有個小局,提起東北414,他就輾轉(zhuǎn)了一個半小時的車程,趕來赴約,一起吃蝦,那時還有超哥和六一。
后來,我提起寫游記。
在微信群里,問東問西,他們一個個跳出來,和我各種的拆解細節(jié),邊講述著自己,邊一起勾兌記憶。
我發(fā)現(xiàn),大半年了,每個人的記憶都有差別,但大家都保留了自己最想保留的部分,那里面,都有快樂,都有感恩!
最后,我還想留一句話,給明天:
世界這么大,沒啥事兒,就出去看看,剛剛好的,又會是另一段際遇。
————? ^^ 未完待續(xù) ^^
2016的一段單人旅行,116天的遇見,我想在這里,與你分享。